字好书
江边竹枝词(七首)

《江边竹枝词(七首)》

时间: 2025-04-26 14:56:01

诗句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1

原文展示:

江边竹枝词(七首)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白话文翻译:

向北望去是滔滔大江,向南看去是城市的轮廓,
我只是小山上的渔民,过着靠水口和风门生活的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1. 北望:向北看。
  2. 大江:指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3. 南望城:向南看去是城市的景象。
  4. 席帽马鞍:席帽是草席做的帽子,马鞍是骑马用的工具,形容渔民的生活状态。
  5. 屏障:指遮挡物,这里可能形容风景或环境。
  6. :方言,指“我”或“你”。
  7. 小山:指小山村,渔民的生活环境。
  8. 渔泊户:指以捕鱼为生的家庭。
  9. 水口风门:水口是河流的出入口,风门可能指水域的开口或风的通道。

典故解析:

诗中用到的“水口风门”并没有明确的经典典故,但它生动地描绘了渔民日常生活的环境,体现了渔民与水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逢,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知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逢在乡村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故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渔民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江边竹枝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平和而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北望大江南望城”的对比,表现了渔民身处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生活的差异,寓意着一种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城市喧嚣的淡漠。诗人通过“侬是小山渔泊户”的自述,传达了自己对身份的认同,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和满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又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的思考。王逢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渔村画面,令人心生向往。诗中隐含的哲理让人反思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渔民的从容,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望大江南望城:描绘出诗人眼前的壮丽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鲜明对比。
  2. 席帽马鞍屏障横:描写渔民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朴实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3. 侬是小山渔泊户:进一步明确身份,诗人表明自己是渔民,传达一种自豪感。
  4. 水口风门过一生:强调与水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渔民一生的奔波与平静。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望与南望的对比,突出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与城市的繁华。
  • 隐喻:将渔民的生活比作一种宁静而简单的存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渔民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生活的满足,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着自然的浩瀚与力量。
  • :象征着人类文明与喧嚣。
  • 小山:代表着归属与乡土情怀。
  • 水口风门:象征着生活的通道与渔民的生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望大江南望城”所描绘的意象是: A. 自然与城市
    B. 田园与乡村
    C. 远方与近处
    答案:A

  2. “侬是小山渔泊户”中的“侬”指的是: A. 我
    B. 你
    C. 他
    答案:A

  3.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逢
    C.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渔歌子》《早发白帝城》等与自然与渔民生活相关的诗作。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两者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王逢则更注重平凡生活的刻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王逢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 答王百谷虎丘送别 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同赠 游般若寺 出刘庵晚步望江南诸山有感寄同社诸丈 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 送界公还海虞 崇宁乙酉元巳率同僚修禊于七星岩 燕都杂题三首 其二 燕都杂题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而申之 善贾而沽 光前裕后 垂帘听政 包含忌的成语 兀字旁的字 沶水 八字旁的字 上下无常 酉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解剖麻雀 禀闻 包含市的词语有哪些 攫金 离山调虎 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