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时间: 2025-05-10 07:14:28

诗句

促驾踰三水,长驱望五原。

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

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

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

戍古秋尘合,沙寒宿雾繁。

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兰渚浮延阁,蓬山款禁园。

彯缨陪绂冕,载笔偶玙璠。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

一朝从篚服,千里骛轻轩。

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

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

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4:28

原文展示

促驾踰三水,长驱望五原。
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
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
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
戍古秋尘合,沙寒宿雾繁。
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兰渚浮延阁,蓬山款禁园。
彯缨陪绂冕,载笔偶玙璠。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
一朝从篚服,千里骛轻轩。
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
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
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秋时出征边塞的情景,诗人乘坐马车,越过三条河流,向五原大地长驱而去。天上的星斗和地理的分界像是相互连接着。溪水映照着明月,关陇的戎云聚集在边塞的城墙上。山川的气候各不相同,风的温度也各有差异。古老的戍楼上秋尘弥漫,沙地上寒雾重重。过去我曾迷茫于学业,投身于诗词的源头。兰渚浮在延阁之上,蓬山靠近禁园。佩戴华丽的帽子,手执笔墨,偶尔玩弄宝石。探访古墓,难以详辨腐朽,秦牢之中又怎能分清冤屈。一旦我换上战服,便乘轻车千里奔赴战场。乡里的梦随魂断裂,耳边传来边地的喧嚣。南方的图谋终究失败,北方的车辕却急急催促前进。吊影让我惭愧如连茹,漂泊的生活使我疲惫不堪。究竟用什么寄托我的奇思,桃李自是无言。

注释

  • 促驾:催促驾车。
  • 三水:指三条河流。
  • 五原:指五原地区,古时边塞地名。
  • 天阶:指天上的星斗。
  • 楼烦:古代地名,位于边塞。
  • 戎云:指边地的军队云集。
  • 物候:自然的气候变化。
  • 凉暄:指冷暖的气候。
  • 戍古:指古老的防御工事。
  • 沙寒:指沙地寒冷。
  • 余迷学步:指过去在学业上迷茫。
  • 兰渚:指兰草生长的水边。
  • 延阁:指高楼。
  • 彯缨:指华丽的帽子。
  • 载笔:持笔写字。
  • 汲冢:指探访古墓。
  • 秦牢:古代监牢。
  • :翅膀。
  • :喧闹声。
  • 连茹:指连理枝,象征亲情。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他出生于公元688年,去世于公元742年,因其才情出众,早年便以“少年子弟江湖老,浪迹天涯”的豪情而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征战边塞期间,受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骆宾王的《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是一首兼具壮阔与细腻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塞外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起始几句“促驾踰三水,长驱望五原”,展现了诗人出征的壮丽场景,而“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则通过天文和地理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浩瀚的宇宙感和辽阔的地理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巧妙运用“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等意象,既表现了秋天的宁静美,又暗示了战事的紧迫与压力。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渐渐由外在的景象转向内心的感受,“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此句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音韵和谐,给人以朗朗上口之感,然而内容的深邃与复杂又使其超越了简单的边塞诗范畴,成为了一首兼具个人情感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促驾踰三水:催促驾车,越过三条河流,表现出出征的急迫。
  2. 长驱望五原:长途奔行,目光向往五原地区,暗示着诗人对边疆的向往。
  3. 天阶分斗极:天空的星斗分开,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4. 地理接楼烦:地理上连绵不绝,象征着边地的险峻。
  5. 溪月明关陇:明月照耀在溪水上,映衬出边关的静谧。
  6. 戎云聚塞垣:战云密布,暗示战争的紧迫感。
  7. 山川殊物候:各地的气候差异,体现出边疆的多样性。
  8. 风壤异凉暄:风土的冷暖变化,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
  9. 戍古秋尘合:古老的防线弥漫着秋尘,表现出边塞的萧条与孤寂。
  10. 沙寒宿雾繁:寒沙中宿雾重重,传达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11. 昔余迷学步:回忆自己过去的学习迷茫。
  12. 投迹忝词源:投身于诗词的学习,感到自愧不如。
  13. 兰渚浮延阁:兰草生长在水边,景色优美。
  14. 蓬山款禁园:蓬山靠近禁园,表现出一种理想的归属感。
  15. 彯缨陪绂冕:华美的帽子和绸缎的衣服,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16. 载笔偶玙璠:手执笔墨,偶尔玩弄宝石,反映出一种闲适。
  17. 汲冢宁详蠹:探访古墓,却难以详尽了解。
  18. 秦牢讵辨冤:在秦国的监牢中难以分辨冤屈,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
  19. 一朝从篚服:一旦换上战服,象征着从文入武。
  20. 千里骛轻轩:千里奔波,乘坐轻便的车,表现出征途的辛苦。
  21. 乡梦随魂断:乡里的梦随灵魂断裂,表达思乡之情。
  22. 边声入听喧:耳边传来边疆的喧嚣声,反映出战争的迫切。
  23. 南图终铩翮:南方的计划最终失败,表现出对理想的失落。
  24. 北上遽催辕:北方的车辕急促前进,表现出急迫的行进。
  25. 吊影惭连茹:吊影让我感到羞愧,像连理枝般的感情。
  26. 浮生倦触藩:漂泊的生活让我感到疲倦,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27. 数奇何以托:对奇思妙想的寄托,表现出内心的迷茫。
  28. 桃李自无言:桃李树下默默无言,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 比喻:通过“乡梦随魂断”等比喻,表达思乡之情。
  • 排比:如“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水:象征奔波与旅途的艰辛。
  • 五原:边疆的象征,代表着责任与使命。
  • 明月:象征着思乡与宁静。
  • 戎云:战争的象征,暗示着动荡不安的生活。
  • 乡梦:思乡的情感,表现出对故乡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促驾踰三水”中“促驾”的意思是: A. 休息
    B. 催促驾车
    C. 驾车前行
    D. 走路

  2. “乡梦随魂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战事的期待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憧憬

  3. 诗中提到的“戎云”是指什么? A. 军队的聚集
    B. 云彩的变化
    C. 天空的明亮
    D. 战争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骆宾王与王之涣:两位诗人在描绘边塞景色上有相似之处,但骆宾王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更倾向于壮丽景观的描写,两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骆宾王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一鹊 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 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汴堤暮雪怀径山澄慧道人 调笑/调笑令 流民 满庭芳(次韵答季良)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 和文潜试院道旧 登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心院 一腔热血 金字旁的字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两贤相厄 飞蛾投火 私字儿的字 包含芬的词语有哪些 浊骨凡胎 己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碓坊 狐鸣鱼书 锥花 龙字旁的字 灵轸 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