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5:27
下直端居兴有余,独携藤杖当巾车。
小亭地回穿芳径,古寺僧间写梵书。
揽胜偶来人迹外,观空已到佛生初。
谁能会得陶然意,云影天光总自如。
我在家中静坐,兴致却有余,独自携带着藤杖,骑着车子出游。
小亭子四周的土地环绕着芳香的花径,古老的寺庙里僧人正写着佛教经典。
偶尔走出人迹之外,仰望天空,仿佛已到达佛的初生之境。
谁能真正领悟陶渊明的那种淡然情怀呢?云影和天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陈浩,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陈浩在诗中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这首诗写于四月的春日,诗人独自游玩陶然亭,受到自然的启发,抒发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选择独自游玩,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头两句以“下直端居兴有余”引入,强调诗人在独处时的愉悦心情,携带藤杖,似乎是在向自然靠近。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小亭和古寺的环境,展现了诗人置身其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陶然自乐并非外在环境所能给予,而是一种内心的感悟与体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真正的“陶然”境界不在外在环境,而在于内心的感悟。
诗中“下直端居兴有余”的意思是:
A. 对下棋的专注
B. 安静中感受到的兴致
C. 喜欢直立的姿势
D. 以上都不是
“云影天光总自如”表达了:
A. 自然的变化无常
B. 万物皆在变化之中
C. 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D. 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