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2:37
阁锁空寥秋未攀,风烟宛在画图间。
澹霞斜日半江色,湿翠空云初齐山。
落雁沙头孤笛起,采菱渡口一舟还。
欲扶残病来看月,莫遣知寮早上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因为生病未能登上寺阁,心中想念那里的幽美景物。诗中的阁楼被锁住,空旷而寥落,秋天的气息还未亲自感受。远处的风烟仿佛依然存在于画中,淡淡的霞光和斜阳映照在半江的水面上,湿润的翠绿色云朵刚刚与齐山相连。落雁在沙头归去,孤独的笛声响起,采菱的渡口,一只小舟缓缓归来。诗人想扶着残病的身体去看明月,但愿不要让知情的朋友早早把门关上。
居节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明朝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因病未能亲自登上寺阁,内心对那里的美景充满了思念,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因病不能亲历而产生的幽思。开头两句“阁锁空寥秋未攀,风烟宛在画图间”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而空旷的秋日氛围中,诗人在阁楼上无法攀登,心中却依然记挂着那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澹霞斜日”描绘出江面上水波荡漾的色彩,给人以宁静的视觉享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随着落雁的归去和孤笛的响起,诗中的情感愈发浓厚,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与孤独。
最后两句写到诗人希望能够扶病外出赏月,却又担心朋友会早早把门关上,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美景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无法亲近自然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居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登阁?
A. 天气不好
B. 生病
C. 没有时间
D. 被锁住
诗中提到的“落雁”象征着什么?
A. 离别与归去
B. 美好的生活
C. 友情
D. 孤独
答案:1-B,2-B,3-A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