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0:37
沧浪亭院古云林,一水湾环一境深。
步步引人能入胜,迢迢失路竟难寻。
花天月地增幽兴,舞馆歌楼豁素襟。
萧寺园亭几更变,游馀思古更伤今。
沧浪亭的庭院古老而多云,环绕着一湾水,深邃而宁静。
一步一步引人入胜,然而迢遥的路途竟然难以寻找。
花天月地增添了幽静的兴致,舞馆歌楼让人心胸开阔。
萧寺园亭几经变迁,游览之后思古更让人伤感于今。
作者介绍:徐搢珊,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盛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览沧浪亭时,作者感受到自然美景与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丰富的情感与思考。
《游沧浪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沧浪亭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思。开篇的“沧浪亭院古云林”便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神秘的基调,给人以古老的魅力。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四周的水湾、花天月地,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显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变幻。
诗中“步步引人能入胜,迢迢失路竟难寻”两句,表达了人在美景面前的迷失与沉醉,感叹于美好事物的难得和易逝。这种感慨在“游馀思古更伤今”中达到高潮,作者在游玩之余,思绪却不由得回到历史的长河,感受到古今的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音韵和谐,展现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徐搢珊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的向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沧浪亭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游沧浪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徐搢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迢迢失路竟难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美景的迷失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怀念
“花天月地”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美好的事物
C. 自然的力量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