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梢青 秋柳

《柳梢青 秋柳》

时间: 2025-05-04 03:44:19

诗句

絮果难圆,杨枝易老,秋又今年。

少妇楼头,征人陌上,依旧缠绵。

江南红板桥边。

记弱态、依依可怜。

过眼繁华,惊心摇落,况更烽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4:19

原文展示

柳梢青 秋柳
作者:薛时雨 〔清代〕

絮果难圆,杨枝易老,秋又今年。
少妇楼头,征人陌上,依旧缠绵。
江南红板桥边。记弱态依依可怜。
过眼繁华,惊心摇落,况更烽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柳絮难以成团,杨树的枝条容易枯老,秋天又来到了这一年。
楼头的少妇,陌上的征人,依旧缠绵着情意。
在江南红色的板桥边,回忆起她那弱不禁风的倩影,令人怜惜。
眼前的繁华瞬息即逝,令人心惊地摇落,更何况战火纷飞。


注释

字词注释

  • 絮果:柳树的种子,形似絮状,难以聚集成团。
  • 杨枝:指杨树的枝条,易于枯老。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性。
  • 征人:指在外征战或漂泊的人。
  • 江南:中国南方的水乡,以美丽的风景著称。
  • 红板桥:红色的木桥,常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 烽烟:战争的象征,指战火和动乱。

典故解析

  • “江南红板桥”:指代江南的水乡风光,表现出对美好景色的怀念。
  • “过眼繁华”:形容繁华的景象稍纵即逝,常用于表示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物,抒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纷扰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秋天的柳树为引子,通过对比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开头部分“絮果难圆,杨枝易老”,以柳树的特性引入,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接着描绘少妇与征人的缠绵情感,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珍惜,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情感。

“江南红板桥边”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更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记弱态依依可怜”,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脆弱生命的同情。最后两句“过眼繁华,惊心摇落,况更烽烟”,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絮果难圆,杨枝易老”:描写自然界的无常,柳絮难以成团,象征人生的聚散无常,杨枝的易老则暗示人事的短暂。
  2. “秋又今年”:时间的流逝,秋天又回到了这一年,增加了对时间的感慨。
  3. “少妇楼头,征人陌上,依旧缠绵”:少妇与征人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爱情的深厚与坚韧。
  4. “江南红板桥边”:以地点引入,描绘江南的美丽风光,增加了诗的画面感。
  5. “记弱态依依可怜”:回忆往昔,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增强情感的深度。
  6. “过眼繁华,惊心摇落”:感叹繁华的瞬息即逝,令人心痛。
  7. “况更烽烟”:加重了生活的艰难与战乱的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与人生的无常进行对比,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画面更为生动。
  • 对仗:如“少妇楼头,征人陌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珍视与对战争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梢:象征柔情、脆弱和无常。
  • :代表着成熟与凋零,也象征着人生的转折。
  • 少妇:代表了爱情的美好与渴望。
  • 征人: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红板桥:象征着江南的美丽与温柔,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 烽烟:象征着战争、动乱与人生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枝易老”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人生的短暂
    • C. 战争的残酷
  2. “江南红板桥边”中的红板桥主要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甜蜜
    • B. 美好的回忆
    • C. 生命的脆弱
  3. 诗中提到的“过眼繁华”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繁华的景象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生命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通过酒以发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薛时雨的《柳梢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薛时雨更强调战乱背景下的人生无常,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对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清代诗人的作品,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
  • 《古诗词鉴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题苏若兰小像 虞美人 汴西湖 虞美人·更深一盏灯如豆 虞美人 从弟南溟自沉于水,作此悼之 虞美人 和旭初 虞美人 钱仁康教授游庐山,归贻我云雾茶,拈此致谢,不尝此味瞬逾三十六年矣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一 虞美人 梦中得“莓苔绿到题诗处”七字,足成之 虞美人 秋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包含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氨的词语有哪些 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电游 酉字旁的字 内状 排门军 庶功 鼎字旁的字 顺动 瞬息即逝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顺天应命 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寸山河一寸金 取青妃白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