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时间: 2025-05-03 21:27:04

诗句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

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04

原文展示: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国家多事的秋天,渝川县的官员也显得风流倜傥。即便吟诗作赋,也没有耽误公务,仿佛让孟郊也自愧不如。

注释:

  • :政治,治理国家的事务。
  • 多事:指事情繁多、纷扰。
  • :古代官职,通常指地方的官吏。
  • 风流:指风采、气度,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或品位。
  • 吟诗:作诗、吟诵诗歌。
  • 不废:不耽误、不影响。
  • 公家事:公事、官务。
  • 孟郊:唐代诗人,以诗才闻名,尤以《登科后》著称。

典故解析:

  •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和个人志向的思考,尤其在科举后对仕途的感慨。此处提及孟郊,强调了诗人对才华的崇敬及自身的谦逊。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宋代诗人,字元韶,号复古,生于晚唐,身世经历丰富。其诗歌多体现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政局动荡,诗人以渝川县尉的身份,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对个人风流才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政是国家多事秋”的开篇,直接引入了国家政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而“渝川县尉亦风流”则以具体的官员形象,展现出在动荡中仍能保持风度与才华的可贵之处。后两句提到“吟诗不废公家事”,显示出诗人在繁忙的官务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这种坚守令人钦佩。最后一句“坐使孟郊输一筹”更是自谦之辞,表明了即使在才华横溢的文人中,也希望能有所贡献,表现出诗人对自身才华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政是国家多事秋:秋天是多事之秋,隐喻政局不稳,国家事务繁杂。
    • 渝川县尉亦风流:渝川县的官员同样风流倜傥,既有才华又能应对复杂局面。
    • 吟诗不废公家事:即使在忙碌的公务中,仍然能够抽出时间吟诗作赋。
    • 坐使孟郊输一筹:表达了对孟郊才华的敬仰,自己在文才上也希望能与之比肩。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国家事务比作秋天的纷扰,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官员的风流与才华,表现出在政治动荡中的文学追求和个人责任感。

意象分析:

  • “政”:象征国家的治理与责任。
  • “多事秋”:象征动荡与不安。
  • “风流”:象征才华与气质。
  • “吟诗”:象征文学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郊”是什么时代的诗人?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 “政是国家多事秋”中的“多事”指的是什么? A. 事情繁多
    B. 事情简单
    C. 没有事情
    D. 事情少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作品往往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与戴复古的这首诗在对社会的反思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意象,而戴复古则集中于政治与个人责任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宝应朱公曾乞蒲团于僧润归榇江州润乃买舟赴 城山六言四首 燕子矶 宿断臂岩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同金子坤陪群公登雨花台 园居赠客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题评石径 游七星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陵英少 卜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雪肤花貌 金字旁的字 取解 雄深雅健 金字旁的字 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包含趟的词语有哪些 唾斥 各尽所能 延寿益年 床上安床 现汇 描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