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1: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1:23:01
重阳舟中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
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
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这只小舟多么寂寞,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家。
没有地方能买到村里的酒,哪里可以问问菊花的事呢?
溪水和山丘淡淡相对,节令的变化徒然说着美好。
我紧紧裹着乌纱帽,西风吹来,太阳也渐渐偏斜。
“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象征长寿与美好的祝愿。诗中的“菊花”正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
戴复古,字子恭,号兰亭,南宋诗人,生平情况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重阳舟中》创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舟中,面对空旷的自然,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无奈。身为诗人,他在节日里无法与他人共同庆祝,表现了他对节日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重阳舟中》以一只小舟为起点,展开了一幅寂静的秋日景象。诗歌通过对舟中孤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开头的“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让人感受到一种空旷无人的氛围,进一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表现出节日的孤独感,诗人无法在重阳节享受与友人共饮的乐趣,更无法欣赏菊花的美丽,情感愈发沉重。
整首诗描绘了溪山的淡然与节令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则带有一种无奈和对岁月的感慨,乌纱帽作为官员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在社会角色上的束缚,西风的吹拂和日头的斜照则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孤独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无处沽村酒”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如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