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01:41
岭猿啸罢千山碧。
小庵虚室团团白。
庵在小山头。
从来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
举袖来迎我。
问我此来因。
拈花与道人。
在山岭上,猿猴啼叫声消散,千山皆显得碧绿。
小庵的空室里,氤氲的白雾弥漫。
庵坐落在小山的顶上,
一向以来来访的人很少。
此时,道人正在静坐,
他举起衣袖来迎接我。
问我来此的缘由,
我便拈起花来回答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胜己,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吕胜己游览莲花庵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与道人交流的哲理思考。
《菩萨蛮(题莲花庵)》是一首颇具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岭猿啸罢千山碧”引入,画面感极为鲜明,令人仿佛置身于青翠山岭之间,猿声回荡,营造出一种自然的静谧和幽深。接着,诗人描绘了小庵的情景,庵宇虽然小,却充满了白色的氤氲,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
“庵在小山头,从来少客游”,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小庵的静谧与孤独,少有访客使得这里成为一个修心养性的理想之地。随后的“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道人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份寂静,给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气,道人以温和的姿态迎接诗人,透露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最后,诗人以“问我此来因,拈花与道人”结束,拈花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传承,也是诗人与道人之间心灵交流的象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的独特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心灵宁静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道教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人”是什么意思?
A. 游客
B. 修行人
C. 猿猴
答案:B
“庵在小山头”中的“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寺院
C. 一种饮食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