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24
木兰花慢
作者:吕胜己 〔宋代〕
朝天门外路,路坦坦走去声瑶京。悔年少狂图,争名远宦,为米孤征。
星星。半凋鬓发,事千端回首只堪惊。居士新来悟也,渭川小隐初成。
临清。巧创幽亭。真富贵享安荣。有猿鸟清讴,松篁森卫,桧柏双旌。
蛙鸣。自然鼓吹,粲林华前后锦围屏。须信早朝鸡唱,未如夜枕滩声。
在朝天门外的道路上,平坦的路声传来,像瑶琴的声音。年少时的狂妄和追名逐利的行为,都是为了生计而孤独地征战。
如今鬓发已半白,回首往事,感到无比惊讶。隐士新近领悟,渭川的小隐者初步成就。
在清幽的环境中,巧妙地创造了一个幽静的亭子,真正的富贵和安享荣华。四周有猿声鸟鸣,松竹郁郁葱葱,桧柏如双旗迎风。
蛙声此起彼伏,自然的乐声伴随,繁花似锦的林间形成屏障。你应该相信,早晨的鸡鸣,远不如夜晚在滩边的声音悦耳。
作者介绍:吕胜己(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吕胜己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漠。社会环境中,士人追逐功名的风气盛行,诗人在此背景下选择隐逸,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木兰花慢》运用细腻的意象和优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朝天门外路”引入,展现了行旅的开阔与坦荡,但随着回忆的深入,诗人对年少时追求名利的悔恨愈发明显。夜晚在滩边的声音,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反衬出白天喧嚣的繁杂。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身处幽静环境中的宁静与富贵,树木的清晰声音与蛙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思想,也反映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与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悔年少狂图”指的是什么?
A. 对年轻时的追忆
B. 对年少时追求名利的懊悔
C. 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蛙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喧闹
B. 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C. 孤独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