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7:43
鹧鸪天(城南书院饯别张南轩赴阙奏事知严州吕胜己)
竹树萧萧屋数椽。
平湖漫漫纳通川。
有时竹杖芒鞋至,
醉著山光水色间。
成小隐,未经年。
功名夷路稳加鞭。
逢时且数中书考,
他日还寻独乐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竹树摇曳,屋舍稀疏,平静的湖面延展到远方。偶尔我带着竹杖和草鞋来到这里,沉醉于山光水色的美好中。如今我已成为一个小隐士,虽然未满一年,功名的道路却稳步推进。趁着时光,我也时常参加中书的考试,未来我还会寻找那独自快乐的园子。
吕胜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年间。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淡泊。吕胜己在当时的文人中以隐逸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
这首诗写于吕胜己为张南轩饯别赴阙奏事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这首《鹧鸪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吕胜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联“竹树萧萧屋数椽”,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平湖漫漫纳通川”,则将视野扩展到宽广的湖面,表现出一种开阔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中间两句有趣地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有时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间”,表达了诗人常常在山水间流连忘返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享受。下联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功名夷路稳加鞭”,虽追求功名但不忘隐逸生活的乐趣,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更加丰富。
最后两句“逢时且数中书考,他日还寻独乐园”,则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真诚祝福。
整首诗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竹杖芒鞋”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平湖漫漫”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