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1:31
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
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子方在丹墀前侍笔,忧国忘家世人皆知。
三次谏言未竟就遭贬逐,虽身处卑贱却牵连安危。
火中圭璧透出真色,雪中杉松挺立其枝。
荆楚的秋风与谁倾诉,劝你常去拜访贾生的祠庙。
陈洙,宋代诗人,工诗文,尤以古诗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政治、历史及人文情怀,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关切。
《寄唐子方殿院》是一首寄托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贾谊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忧国忘家”,正是时代背景下士人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
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描绘了贾谊在朝廷的处境,表达了他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忽略个人安危的精神。诗中提到的“三谏”不仅是贾谊个人的遭遇,也是对当时士人的一种警示,表现了对忠臣遭贬的痛心。
中间两联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贾谊的品德和理想。火中的圭璧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真相,而雪外的杉松则比喻坚韧不拔的意志与风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后一联则以“荆楚秋风”结尾,渲染了一种忧伤的氛围,诗人以此劝君多去贾生祠拜访,既是对贾谊的追思,也是对理想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贾谊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对贾谊忠诚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现了对理想与正义的坚守。
诗中提到的“子方”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三谏未终先窜逐”中的“三谏”指的是什么?
诗中“火中圭璧”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