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44
刺桐花
作者: 潘鼎圭 〔清代〕
东瀛若木喷奇观,
吐蕊铺朱刺眼寒。
映日疑凝千滴血,
烘云全迸一团丹。
看培海国高文丽,
似补中天正色完。
彩颖遥挥霞片片,
惊翻斗际落星弹。
这首诗描绘了刺桐花的美丽和壮观,仿佛东海的奇木吐出花蕾,鲜红的花瓣在阳光下显得刺眼而寒冷。阳光照射下,花瓣似乎凝结成千滴鲜血,云彩烘托下,红色的花朵更加绚烂。看那海国的高雅文人,犹如天上的完美色彩。彩色的花瓣在远处轻轻摇动,仿佛惊动了斗牛场上的星星。
作者介绍:
潘鼎圭,清代诗人,字梦得,号醉月,生于1664年,卒年不详。他以诗文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刺桐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刺桐花的描绘,寄托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潘鼎圭的《刺桐花》以其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刺桐花的美丽与生机。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绚丽的花海之中。开头两句,诗人通过“东瀛若木喷奇观”引入刺桐花的背景,展现出花木的奇特与美丽;而“吐蕊铺朱刺眼寒”则以鲜艳的颜色打动人心,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接下来的句子更是通过光影的变化,描绘出花朵在阳光照耀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千滴血”的凝结,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诗的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海国文人的观察,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强调了刺桐花不仅是自然的奇观,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描写生动形象,例如“千滴血”与“落星弹”都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刺桐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文人精神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词测试:
《刺桐花》的作者是谁?
“映日疑凝千滴血”中的“千滴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东瀛”指的是哪个国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潘鼎圭的《刺桐花》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奔放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两者虽然都表现了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这些书目和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