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曾渊子第四十四

《曾渊子第四十四》

时间: 2025-05-07 14:06:31

诗句

子负经济才,郁陶抱长策。

安得万里风,南图回羽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31

原文展示:

曾渊子第四十四
文天祥 〔宋代〕

子负经济才,郁陶抱长策。
安得万里风,南图回羽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干之人的期待与渴望。他们怀有远大的抱负和才能,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施展。诗人希望能有如万里之风般的助力,使得他们能够飞向南方,展翅高飞,实现理想。

注释:

  • :指有才华的人。
  • 经济才:指治理国家的才华。
  • 郁陶:形容内心情感深沉而复杂。
  • 长策:指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 万里风:比喻远大的志向或理想。
  • 南图:指向南方的目标或理想。
  • 回羽翮:比喻飞翔的翅膀,象征自由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文天祥在抵抗元朝的侵略中表现出顽强的斗志,最终为国捐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希望与期盼,反映了他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又激昂,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但情感却极为丰富。通过对“经济才”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进一步引出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万里风”与“回羽翮”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强大的外部助力,后者则代表着自我实现的可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还使得诗人在表达期望时更具力量感。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坚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表现力,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时代背景,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负经济才:在这句中,诗人提到有才华的人才,暗示他们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
  • 郁陶抱长策:形容这些有才能的人内心深沉,怀抱着远大的理想与策略。
  • 安得万里风: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助力,能够助这些有志之士实现理想。
  • 南图回羽翮:向往能自由飞翔,去追逐更远大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万里风”比喻为助力,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羽翮象征着自由与理想,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期待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经济才:象征着治理与领导的才能。
  • 万里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助力。
  • 羽翮:象征自由、理想与志向的飞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子”是如何描绘的? A. 无能为力
    B. 负有经济才
    C. 不知所措
    D. 只顾自乐

  2. “万里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助力与理想
    C. 现实的无奈
    D. 无法实现的梦想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曾渊子第四十四》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国家的关心,但文天祥的诗更加凝重,强调了战乱中的困境与希望,而陆游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思与反思,两者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元曲选》
  • 《文天祥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兰 其一 薄病初起书怀 减兰 和喵喵二零零一 减兰 减兰十梅(风) 人月圆 十月二十九 人月圆 人月圆 人月圆 人月圆 人月圆 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老八倒 人字头的字 山字旁的字 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揆度 觉悟 爻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柔开头的成语 扑手 驱驾 因子 有以教我 飠字旁的字 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林林总总 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求田问舍 云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