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0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31
曾渊子第四十四
文天祥 〔宋代〕
子负经济才,郁陶抱长策。
安得万里风,南图回羽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干之人的期待与渴望。他们怀有远大的抱负和才能,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施展。诗人希望能有如万里之风般的助力,使得他们能够飞向南方,展翅高飞,实现理想。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文天祥在抵抗元朝的侵略中表现出顽强的斗志,最终为国捐躯。
这首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希望与期盼,反映了他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又激昂,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但情感却极为丰富。通过对“经济才”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进一步引出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万里风”与“回羽翮”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强大的外部助力,后者则代表着自我实现的可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还使得诗人在表达期望时更具力量感。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坚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表现力,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时代背景,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期待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人对“子”是如何描绘的?
A. 无能为力
B. 负有经济才
C. 不知所措
D. 只顾自乐
“万里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助力与理想
C. 现实的无奈
D. 无法实现的梦想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