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黄岩

《过黄岩》

时间: 2025-04-29 23:54:34

诗句

魏雎变张禄,越蠡改陶朱。

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4:34

过黄岩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魏雎变张禄,越蠡改陶朱。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

白话文翻译:

魏雎的歌声变成了张禄的曲调,越国的蠡舟也变成了陶朱的货船。谁曾想到文山的家族,姓刘名叫洙。

注释:

  • 魏雎: 古代音乐家,代表优美的歌声。
  • 张禄: 可能指后来的名人或歌手。
  • 越蠡: 越国的蠡舟,用于水上运输。
  • 陶朱: 指陶渊明,古代诗人,或指陶朱公(范蠡),以商贾著称。
  • 文山氏: 文山是文天祥的字,指他的家族。
  • : 文天祥的名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宋江,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忠贞不屈的精神著称。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被俘,最终为国殉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身处动乱之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先贤的追慕。

诗歌鉴赏:

这首《过黄岩》通过音乐和航船的比喻,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人事无常。魏雎高亢的歌声与张禄的曲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代的不同和文化的变迁。越蠡与陶朱的变换,则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无奈。诗中最后提及的“文山氏”,不仅是自我身份的强调,也是对其家族历史的追溯,体现了文天祥对家族和故土的深厚情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雎变张禄: 通过魏雎的歌曲变为张禄的旋律,暗示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与变革。
  • 越蠡改陶朱: 描述交通和贸易方式的改变,象征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 谁料文山氏: 表达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带有一种无奈和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通过音乐和航船的比喻,描绘了历史的流动和变迁。
  • 象征: 代表人物和事物象征着更深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音乐和航行为主题,表达了文天祥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先贤的追思,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魏雎: 代表优美的艺术。
  • 越蠡: 象征着商业繁荣和社会发展。
  • 张禄: 代表新生事物的出现。
  • 陶朱: 反映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黄岩》中的魏雎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A. 人名
    B. 音乐
    C. 地名

  2. 文天祥在诗中提到的“陶朱”泛指什么? A. 诗人
    B. 商贾
    C. 将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正气歌》 - 文天祥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正气歌》: 同样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但在情感上更加激昂。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陶渊明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理想和自然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情深树,寄象公 题楼山石笋 飞龙引二首·其一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感兴其五 梁园吟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学古思边 古风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细跳月 雨字头的字 立字旁的字 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并蒂芙蓉 担雪塞井 彐字旁的字 笑而不答 取瑟而歌 烟波钓徒 舟字旁的字 守界 革字旁的字 拙口钝辞 包含臻的词语有哪些 兵以诈立 露头露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