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7
次韵再作
作者: 欧阳修
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夸。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
岂如含膏入香作金饼,蜿蜒两龙戏以呀。
其余品第亦奇绝,愈小愈精皆露芽。
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
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窊。
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古麻。
我谓斯言颇过矣,其实最能袪睡邪。
茶官贡余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
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
未言久食成手颤,已觉疾饥生眼花。
客遭水厄疲捧,口吻无异蚀月。
僮奴傍视疑复笑,嗜好乖僻诚堪嗟。
更蒙酬句怪可骇,儿曹助噪声哇哇。
我年纪渐长,对世俗的口味渐渐淡薄,唯独对饮茶的爱好没有减退。虽说建溪的茶远在千里之外,我从小就听闽南人赞美它。每每嗤笑江浙的茶草,一片狼藉只藏着蛇。哪里比得上那含膏入香的金饼,蜿蜒的两龙在戏水中。其余的茶品也极其绝妙,越是细小的茶叶越发精致,皆是露芽。泡出的茶如白花般如粉乳,乍一看就如紫面般生光华。手握着心爱的茶叶不愿碾磨,仿佛在玩弄印章几成窊。论起效用,茶可以疗百病,常常饮用胜过古老的麻药。我觉得这话说得有些过分,实际上最能驱除睡意。茶官送来的茶虽然地远物新,但我心里还是觉得特别好。亲自烹泡屡次品尝不知厌倦,自认为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还未说久吃成手抖,已觉饥饿生眼花。客人碰上水厄疲倦,口中的味道与蚀月无异。身边的奴仆旁观疑惑地笑,嗜好的怪癖确实让人感慨。更有应酬的诗句令人可怕,孩子们的助唱声哇哇作响。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倡导古文运动。作品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是在饮茶的轻松氛围中写成,反映了作者对饮茶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诗中表达了对茶的情感及其带来的乐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重视。
《次韵再作》在内容和情感上都展现了作者对茶的深厚情感。欧阳修以自我为主线,抒发了对茶的独特见解和喜爱之情。诗歌开头便以“吾年向世味薄”引入,作者自谦,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唯独对饮茶情有独钟,显示了他的高雅情趣。接着,他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描绘了福建茶的独特魅力,尤其是与江浙茶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他对茶品质的追求。
诗中多处运用形象的比喻,诸如“蜿蜒两龙戏以呀”,不仅展现了茶的灵动,也传递出饮茶时的惬意与乐趣。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茶的功效,强调了茶的健康价值,表明了茶不只是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象征。
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饮茶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茶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修的“次韵再作”表达了对哪种饮品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建溪”位于哪个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