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9:32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三峡倚迢嶢,同迁地最遥。
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
野篁抽夏,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
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摘椒。
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俚歌成调笑,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差分折腰。
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鴞。
寄信无秋鴈,思归望斗杓。
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三峡的山脉蜿蜒遥远,地理上最为偏远。虽然这里的自然景色很美,但我心中的乡愁却无比烦闷。江水在青色的山峦间流淌,猿声在碧空中回响。野生的竹子在夏天抽芽,橘树的嫩枝在春天生长。未到腊月梅花就开了,经过霜打的树叶依旧不凋零。江上云雾愁苦地遮住了阳光,山间雾气连日不散。砍伐山谷的工人争着收割漆树,山坡上的梯田里摘下了椒果。巴蜀的船只在集市上交易,蛮族的酒旗在招揽顾客。时节与荆州的风俗相同,民间流传着楚地的歌谣。乡间的流行歌曲变得调侃,鬼怪般的聚会声喧闹。得罪了人就应当逃离,包差就要屈身低头。光阴催促着岁月流逝,落叶凋零,令人惊慌。白头的新年又到,朱颜在异国消逝。县楼上朝见老虎,官舍里夜间听到猫头鹰。寄信无秋雁,思乡望斗杓。须知千里之梦,长久地萦绕在洛川桥。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提倡文风清新自然,反对过于雕琢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初至夷陵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风土人情的观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民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乡愁与孤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夷陵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浓郁的乡愁情绪。开篇以“三峡倚迢嶢”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遥远,接着通过“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表达了即使风景再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使人无法快乐。诗中经常出现的江水、猿声、梅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同时又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夷陵的民风俗韵,虽有热闹的市集、歌谣,但诗人却无法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孤独感。最后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尤其是“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一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乡愁的难以释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刻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以清新自然的笔触,透视出人心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执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难以释怀的孤独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峡”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未腊梅先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