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7:13
戏书示黎教授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亩,兴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这座古老的郡城,谁说它是个偏僻的地方呢?我来到这里,正赶上丰收的好年景。乌鸦衔着成熟的枣子在园林间飞翔,蜜蜂在村落中采集桧树花的香气。人们安居乐业,耕种着田地,而我却想要回去耕种桑树。如果没有颍水丰腴的鱼蟹,终老在这个仙境般的乡村,也不过是醉乡一场。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尤其以散文见长。欧阳修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欧阳修晚年,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经历了政治生涯的坎坷后,他选择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欧阳修以反问的方式,驳斥了对古郡亳陋的偏见,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乌鸦和蜜蜂的出现,不仅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诗人把目光投向了人们的安稳生活,表现了对乡村安宁与和谐的赞美。
后半部分,诗人流露出对耕作的渴望与怀念,表达了自己希望能重返田园、亲近自然的心情。最后一句提及颍水的鱼蟹,富饶的水域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境界,诗人希望在这里度过余生,享受自然的滋养,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对乡村的热爱与理想生动呈现,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的“古郡”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亳州
B. 北京
C. 南京
D. 苏州
诗人希望在何处安享晚年?
A. 城市
B. 仙乡
C. 山中
D. 海边
诗中提到的“颍水”象征什么?
A. 贫瘠
B. 富饶
C. 干旱
D. 流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