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龙隐岩

《题龙隐岩》

时间: 2025-04-30 05:11:29

诗句

爱山那惜走千回,生怕前驱后骑催。

石上参差鳞甲动,眼中在处画图开。

骖鸾未办乘风去,浮鹢何妨载雨来。

人事百事俱变灭,祗应题字不尘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29

原文展示:

题龙隐岩
爱山那惜走千回,
生怕前驱后骑催。
石上参差鳞甲动,
眼中在处画图开。
骖鸾未办乘风去,
浮鹢何妨载雨来。
人事百事俱变灭,
祗应题字不尘埃。


白话文翻译:

我爱这山,怎么会舍得轻易离去,
唯恐前面的人催促我赶路。
岩石上参差不齐的鳞甲在闪动,
在我的眼中,山水间的画卷正在展开。
骖鸾(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还未能乘风而去,
浮舟又何妨载着细雨而来?
世间万物皆在变化消逝,
唯有我在此题字,留下不染尘埃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爱山:喜欢山,表达对山的热爱之情。
  • 前驱后骑:指人在后面催促,形象地描绘出行进时的焦虑。
  • 鳞甲:比喻岩石上的一些生物或物体,形象地展示出岩石的生动。
  • 骖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浮鹢:指小舟,舟在水面漂浮,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 人事百事俱变灭:指世间万象都在不断变化和消逝。

典故解析:

  • 骖鸾:源自古代神话,常用来象征高洁的理想和追求。
  • 浮鹢: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小舟意象,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信孺,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龙隐岩》创作于诗人游历名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龙隐岩》这首诗以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龙隐岩的热爱和对人生变幻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对山的眷恋和行进中的不舍显露无遗,恰如其分地抓住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石上动的鳞甲,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活力与美丽,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提到“骖鸾”和“浮鹢”,用神话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骖鸾未能乘风去,暗示着理想与追求的遥远与不可及;而浮鹢载雨,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最后的“人事百事俱变灭”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然而“题字不尘埃”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一种永恒追求,尽管世间万物都在变化,留下的文字和感受却是永恒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山那惜走千回: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无限热爱,不愿轻易离去。
  2. 生怕前驱后骑催:反映出诗人对行进中被迫离开的无奈与焦虑。
  3. 石上参差鳞甲动:展现了山石上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形象。
  4. 眼中在处画图开:描绘出眼前美景如画,令人陶醉。
  5. 骖鸾未办乘风去:比喻理想未能实现,带有失落之感。
  6. 浮鹢何妨载雨来:表达了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即便有雨也无妨。
  7. 人事百事俱变灭:阐述了世事无常,万物皆在变化。
  8. 祗应题字不尘埃:强调留下的文字与心迹是永恒的,超越尘世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骖鸾”、“浮鹢”,用神话与现实的比喻,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如“鳞甲动”,使岩石生动起来,增强了自然的表现。
  • 对仗:如“前驱后骑”与“骖鸾未办”,形成了完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性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骖鸾:象征理想与追求。
  • 浮鹢:象征生活的随意与自在。
  • 鳞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信孺所写的《题龙隐岩》表达了对什么的热爱?
    A. 人生
    B. 山
    C. 诗歌

  2. “骖鸾未办乘风去”中的骖鸾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自然

  3. “人事百事俱变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感怀与人生的思考。
  • 《山中问答》 - 王维: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方信孺的《题龙隐岩》王维的《终南山》
    •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方信孺更多地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名篇鉴赏》

以上书籍提供了对古诗词的深入分析和理解,适合对古诗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关查询

西江月慢 月色新得寒琼遗迹八幅,皆设色花卉,秘藏箧中,但述其事。以自绘梅花笺乞题 西江月 赠吴知纲 西江月 其二 红白梅 西江月·大道都来六字 西江月·婥婥妆楼红袖 西江月·健体安身可美 西江月 初夏崇明见广玉兰花发 西江月(十三) 西江月 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莫落 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整躬率物 皇上 黄梁一梦 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蝇豹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龙字旁的字 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救火追亡 羊字旁的字 阔论 酸怆 尸字头的字 无人不晓 包含搉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