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0:33
山中春晓
作者:林昉 〔宋代〕
婆饼焦啼晓户开,冷东风里惜残梅。
片云只傍檐头宿,昨夜何山作雨来。
清晨的门扉打开,婆娑的饼声伴着鸟鸣,
在冷冷的东风里,令人惜别那残留的梅花。
一片云彩只在屋檐边栖息,
昨夜究竟是哪座山上降下了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昉,字子昉,号梅溪,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的清晨,诗人可能在山中小屋中醒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变化。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山中春晓》是一首描绘春天早晨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首句“婆饼焦啼晓户开”,用“婆饼”与“啼声”结合,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早晨场景,仿佛听到了鸟儿在清晨唤醒人们的歌声。接下来的“冷东风里惜残梅”,则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令人在欣赏春天的同时,对那已然凋零的梅花感到惋惜,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片云只傍檐头宿”,一幅清幽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云彩轻轻依偎在屋檐下,仿佛在享受这份宁静。最后一句“昨夜何山作雨来”,则将诗的意境引向深远,留给人们以思考的空间,仿佛在追问自然的奥秘与变化,展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变幻,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敏锐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早晨的赞美、对残存美好的惋惜,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山中春晓》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林昉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婆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饼
C. 一种鸟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应能更好地理解《山中春晓》的美妙之处,感受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