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王通

《杂咏一百首·王通》

时间: 2025-05-02 10:12:25

诗句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2:25

原文展示: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白话文翻译:

在当时的三晋地区,已经有人被称为圣人了。
却不知道河汾的家族,正是隋朝治理安定的根本。

注释:

  • 三晋: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今山西省一带。
  • 圣人:指德行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 河汾:指汾河,古代河流,流经山西。
  • 隋策:指隋朝的政策,强调治理国家的方针。
  • 太平:安定、和平的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著名诗人,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其诗风豪放,作品多涉及历史、人物、山水等题材,常表现出忧国忧民之情。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刘克庄以诗抒发对古代圣贤的追慕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传达了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刘克庄通过提及三晋地区的圣人,展现了对古代贤能人物的赞美,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以及对理想治国方针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河汾氏”,则是历史上以汾河为源的家族,象征着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隋朝时期的安定政策下,国家才能够实现太平。整首诗虽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思考与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治国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诗人首先指出在三晋地区,已有被人尊敬的圣人出现,表明了该地区的文化积淀。
    •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接着指出人们未必知道河汾家族在隋朝治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隐含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反思。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圣人”与“河汾氏”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光辉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圣贤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期望。

意象分析:

  • 圣人:象征着理想的治理者和道德的楷模。
  • 河汾:不仅是地理的标志,还代表着治理安定的文化根基。
  • 太平:代表着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晋”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今山西省
    • B. 今陕西省
    • C. 今河北省
    • D. 今河南省
  2. 诗中提到的“河汾氏”与哪个朝代的政策有关?

    • A. 唐朝
    • B. 隋朝
    • C. 宋朝
    • D. 明朝
  3. “圣人”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 A. 富有的人
    • B. 高尚的治理者
    • C. 诗人自己
    • D. 古代的神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王通》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人文历史,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美的意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亭柳 小阑干 小阑干 小阑干 早春 小阑干 小阑干 咏画美人 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 小阑干 其一 国历除夕 小阑干 题电发枫江渔父图 小秦王 其一 归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反驳 决命争首 氏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炫玉贾石 包含叱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阑的成语 别无他物 舌字旁的字 拥剑 走之旁的字 王佐之材 不自满假 手民 货梯 藩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