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2:17
壬辰春上冢五首 其一 城南
作者: 刘克庄
一闭幽堂十九年,
万松手种已参天。
懒随人乞郭东祭,
自与母耕绵上田。
试问拂云施鹤表,
何如藉地荐豚肩。
此身只合安闾里,
长为先君扫墓阡。
在幽静的房间中我已闭关十九年,
万松树木我亲手种下,已高耸入云。
懒得随人去求祭祀的饭菜,
我宁愿和母亲一起在田里耕作。
我想问问那拂云的仙鹤,
与我在土地上安稳地奉献祭品,哪一个更好呢?
我这身躯只适合安稳地待在乡里,
长久来为先祖扫墓修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阮亭,宋代诗人。其诗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祖先的思念与尊敬,以及对隐居生活的选择。诗中反映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的《壬辰春上冢五首 其一 城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土和亲情的深厚情感。开篇“闭幽堂十九年”,显示出诗人长期隐居的状态,隐喻了他对世间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接下来的“万松手种已参天”,则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象征了诗人生命的坚韧与长久。
在祭祀传统上,“懒随人乞郭东祭”表露出他对外界的冷淡,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与母亲共同耕作,展现了对传统家庭价值的珍视。此时的诗人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先祖的怀念。
“试问拂云施鹤表,何如藉地荐豚肩”,此句中,诗人通过迷人的比喻表达了对祭祀形式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真诚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此身只合安闾里,长为先君扫墓阡”,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愿意扎根于故土,尽忠于先祖,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的忠诚、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传统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隐居了多少年?
诗中提到的“万松”象征着什么?
诗人选择与谁一起耕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