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6:16
蚤日称雄翰墨林,暮年里巷且浮沉。
诸公自负遗贤愧,此士元无谤国心。
子佩子衿输少俊,某丘某水拣幽深。
明时莫作逃尧计,忽有弓旌底处寻。
早晨的阳光下,翰墨飘香,才俊如云;
到了暮年,身处市井,人生依旧沉浮。
许多公子自以为是,羞愧于前贤的遗德,
而这位士人根本没有诽谤国家的心思。
你们佩戴的都是才俊的名号,
而我却在某个山丘、某条溪水中寻求幽静。
在明理的时代,不要只想着逃避尧舜的治世,
当忽然有弓和旌旗的地方出现时,便可寻得归处。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1155年,卒于1225年。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作品多涉及隐逸生活及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隐居生活期间,表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借助对隐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此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开篇用“早日称雄翰墨林”引入,勾勒出文人墨客的繁华景象,接着转向“暮年里巷”,表现出人生的沉浮与无奈。诗人通过“诸公自负遗贤愧”反映出对士人自负的讽刺,强调了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虚华之间的矛盾。
在第二联中,诗人以“此士元无谤国心”来突显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表现出对政治的冷漠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接下来的“子佩子衿输少俊”则暗示了在当时社会中,许多人只是名声和外表的追求,而真正的品质和内涵却被忽略。
最后两句“明时莫作逃尧计,忽有弓旌底处寻”则充满哲理,提醒人们在明智的时代不要轻言放弃理想与责任,强调了在追求隐逸生活时,也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既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隐逸与世俗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清醒而坚定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蚤日称雄翰墨林”中的“蚤”指的是:
A. 早晨
B. 昨天
C. 日出
D. 清晨
“诸公自负遗贤愧”中“诸公”是指:
A. 所有隐士
B. 当时的士人
C. 诗人自己
D. 政府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题陈遂卿隐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刘克庄更强调社会责任感,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