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1
次韵董伯和二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事难言处只长吁,
沸海烹煎一鼎如。
贫累转添知有命,
故交自绝本无书。
仕方见境大槐蚁,
走不离乡千里鱼。
已分归农谋半菽,
尚忧龙岁起秦闾。
事情难以言表,只能长叹一声。
像沸腾的海水,煮沸一鼎一般痛苦。
贫穷的负担愈加沉重,才明白命运的无常,
老朋友断绝了联系,原本就没有书信往来。
官场上见到的不过是大槐树下的蚂蚁,
离乡千里,犹如无法逃离的鱼儿。
已经决定归田种地,谋求一半的豆子,
却仍然担忧龙年会有战乱。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困境与社会现实,风格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面临生活困境时,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故友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受和对友情的惋惜。开篇的“事难言处只长吁”,情绪之沉重跃然纸上,仿佛一声长叹,表达了无言的苦楚。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比喻展示了生活的艰难与无奈,诗人将痛苦比作沸腾的海水,形象而生动。接着,诗人反思了命运的捉弄,贫穷与孤独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显脆弱。
全诗在描写中透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渺茫,尤其是“已分归农谋半菽”的决心,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理想的放弃。诗人虽然选择了归田,但内心的忧虑依旧挥之不去,尤其是“尚忧龙岁起秦闾”,暗示了对未来动荡的恐惧与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显示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对友情、故乡的思念,折射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表现了人们在动荡时期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沸海”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财富
B. 痛苦
C. 友谊
诗人选择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逃避现实
C. 寻求安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诗歌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