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3
咏孙常州飞蓬亭
藕花池上竹梅阴,一舣中閒用意深。
画舫规模供燕适,虚舟世界看浮沉。
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
惟有此蓬飞已定,更无惊浪怒涛侵。
在藕花盛开的池塘上,竹子和梅树投下阴影,停留在这里的船只承载着深厚的情意。
华丽的画舫为燕子提供了栖息之地,空荡荡的船只在这个世界中看似漂浮不定。
狂风并不相信千帆的幸福,逆流而上也无法依靠那百丈的豪情。
唯有这一蓬飞蓬已经安定,完全不惧惊涛骇浪的侵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并没有显著的典故,但“快风”和“逆水”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常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生活中的坎坷与追求的艰难。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歌和词作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著游览孙常州的飞蓬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面对人生的波折与安定心态的追求。
《咏孙常州飞蓬亭》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藕花池上竹梅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惬意。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思索,在“画舫规模供燕适”中,表现出对生活的寄托与希望,似乎在借助燕子自由飞翔的意象来暗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思考人生的挑战。在“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中,诗人通过狂风与逆水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艰难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挑战,诗人仍选择以“飞蓬”作为象征,强调在风浪中的坚定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内心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哲理:在外界的波动中,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才能真正抵御风浪的侵袭。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内心平和与坚定信念的追求,强调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内心的稳定与安宁尤为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藕花池上竹梅阴”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快风未信千帆福”中的“快风”指的是什么?
诗中“飞蓬”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咏孙常州飞蓬亭》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豪情壮志,而陈著则注重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融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