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时间: 2025-05-06 20:21:45

诗句

高明所志希贤圣,愚暗惟知事鬼神。

老我激昂非矫物,本心标榜未输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45

原文展示

高明所志希贤圣,
愚暗惟知事鬼神。
老我激昂非矫物,
本心标榜未输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和信仰的追求。他认为有志向的人追求贤明和圣人,而愚笨的人只懂得迷信鬼神。虽然年纪已大,但内心依然激昂奋发,不会因为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心,始终认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输于他人。

注释

  • 高明:指有志向和追求的人。
  • 贤圣:贤德和圣明的人。
  • 愚暗:愚蠢和暗淡。
  • 事鬼神:迷信鬼神之事。
  • 老我:年老的自己。
  • 激昂:激奋昂扬。
  • 矫物:指迎合外物或外界的变化。
  • 本心:真实的内心信念和追求。
  • 标榜:自我标示,表明自己的理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贤圣”与“鬼神”体现了儒家思想与迷信观念的对立。在宋代,儒家思想是主流,而对鬼神的信仰则常常被视为愚昧。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信仰的坚定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理想和哲思为主题,强调内心的追求与信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社会对迷信的广泛接受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所作,展现了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反映了个人内心的矛盾与坚持。开头两句将“高明”的理想与“愚暗”的迷信对立,表明了作者对追求贤明的向往与对迷信的否定。接着,诗人以“老我激昂”自述,尽管年纪已大,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本心标榜未输人”总结了诗的中心思想,强调了理想与本心的重要性。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显得珍贵,反映了诗人对个人信念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明所志希贤圣:有志之士渴望追求贤明和圣人之道。
  2. 愚暗惟知事鬼神:愚蠢的人只懂得迷信鬼神,缺乏真正的智慧。
  3. 老我激昂非矫物:我虽已年老,但内心依旧激昂,不会随外物而改变。
  4. 本心标榜未输人:我的本心和理想始终不输于他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高明与愚暗的对比,突出理想追求的重要性。
  • 排比:使用“所志”、“惟知”、“激昂”、“标榜”等词语,增强了节奏感和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反对迷信与愚昧,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信仰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圣:象征智慧和追求的理想。
  • 鬼神:象征迷信和愚昧的现象。
  • 激昂:象征内心的热情与不屈精神。
  • 本心:象征真实的自我与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明”指的是: A. 有志向的人
    B. 愚蠢的人
    C. 鬼神
    D. 年轻人

  2. 诗人认为愚暗的人只懂得: A. 理想
    B. 追求
    C. 鬼神
    D. 知识

  3. “老我激昂非矫物”表达的是: A. 年纪大了就不再追求
    B. 年纪大了仍然充满激情
    C. 年纪大了容易迷信
    D. 年纪大了无所谓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自我的追求,但李白的表达更为奔放,而陈著则展现出一种内敛与坚持的精神。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于理想与信仰的不同诠释。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本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过相思寺 禅师 曹娥碑 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 古意九首 旅中怀孙路 夜雨 落花 读离骚经 相和歌辞。善哉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偏之论 无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蛇无头不行 遗告 旗帜鲜明 包含龀的词语有哪些 蒙养 尧天舜日 包含焚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鸳篼 商彝夏鼎 偏心眼儿 父债子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