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8
饮飞挟宸舟,彩鹢粲云母。
波涵太液秋,影动灵鼍吼。
观云棹水撷菱蕖,冯夷击鼓群龙趍。
飘飘仙袂随风举,帝怜飞燕结缨裾。
当时得意更深眷,承恩日在昭阳殿。
兹游奇绝冠平生,三十六宫俱健羡。
乘着飞舟在湖面上畅游,彩色的鹢头映衬着如云母般的光彩。
秋水涟漪荡漾,像灵鼍在吼叫。
看那白云,划着船在水面上撷取菱角和荷花,冯夷击鼓,群龙翻腾而舞。
仙袂如飘,随风高扬,天帝怜惜飞燕,让她结缨裾。
那时的得意更令人心醉,恩宠光辉普照昭阳殿。
如今的游历奇绝,冠绝我平生,三十六宫都为之羡慕。
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与历史典故结合,富有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蹠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于后 其一》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中描绘了飞燕在太液池的游玩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飞燕为线索,借助太液池的美丽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欢愉的追求。开头以“饮飞挟宸舟”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优雅的氛围,仿佛我们与飞燕一同乘舟游览。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波涵太液秋”,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
而“冯夷击鼓群龙趍”则通过音乐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动感与活力,仿佛我们能听见那欢快的乐声,感受到自然的律动。最后两句诗,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的荣耀和现在的奇绝游历,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深邃而丰富,体现了杨冠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由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飞燕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向往和渴望,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飞燕”象征什么?
“波涵太液秋”中的“秋”字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杨冠卿的《三辅黄图》在意象上更为细腻,通过飞燕的形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通过山水壮丽来展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