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时间: 2025-04-26 03:44:30

诗句

家家濯锦向江边。

传来新样写金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0

原文展示:

家家濯锦向江边。传来新样写金笺。

白话文翻译:

每家每户都在江边洗染织锦,新的花样图案被传抄在金色的笺纸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濯锦:洗染织锦。
  • 江边:江岸边。
  • 新样:新的样式或图案。
  • 写金笺:在金色的笺纸上书写或描绘。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描绘了江边人家洗染织锦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观察江边人家日常生活时所作,通过描绘洗染织锦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细节和文化特色。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边人家洗染织锦的生动画面。首句“家家濯锦向江边”直接点明了场景,家家户户都在江边进行织锦的洗染工作,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劳动的繁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织锦工艺的重视。第二句“传来新样写金笺”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新的花样图案被传抄在金色的笺纸上,这不仅展示了工艺的创新,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劳动和文化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家濯锦向江边”:这句诗描绘了江边人家洗染织锦的繁忙场景,通过“家家”和“向江边”的描绘,展现了劳动的普遍性和集中性。
  • “传来新样写金笺”:这句诗则转向了文化的层面,新的花样图案被传抄在金色的笺纸上,这不仅展示了工艺的创新,也暗示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修辞手法:

  • 无明显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人家洗染织锦的场景,展现了劳动的繁忙和文化的发展,传达了对劳动和文化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濯锦:洗染织锦的劳动场景。
  • 江边:劳动的地点,也象征着生活的流动和变化。
  • 新样:工艺的创新,文化的进步。
  • 写金笺:文化的传承,工艺的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家家濯锦向江边”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家家户户在江边洗染织锦 B. 家家户户在江边钓鱼 C. 家家户户在江边洗衣 D. 家家户户在江边晒太阳

  2. 诗中“传来新样写金笺”中的“新样”指的是什么? A. 新的花样图案 B. 新的织锦材料 C. 新的洗染方法 D. 新的书写工具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枝词》系列,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但白居易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明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野牧图 其一 赠刘全州子龟从兄弟 和仲弥性烟霏佳句兼简贰车 其二 风雨石首呈同行寄荆州僚旧 高远亭和林黄中韵 南歌子(仲弥性席上) 浣溪沙(侑刘恭父别酒) 踏莎行(荆南作) 题断堤寺 其一 满江红·秋满漓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任待 于今 铁纱帽 潜移默夺 堂赠 方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天夺之年 别开一格 诽谤之木 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刻不待时 异草奇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