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相思·折花枝

《长相思·折花枝》

时间: 2025-04-26 06:50:53

诗句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53

原文展示:

长相思·折花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白话文翻译:

折下花枝,又恨这花枝,原打算花开时我们一同饮酒赏花,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害怕相思折磨我,可是早已身陷相思,相思之苦无从逃避,眉间露出一丝愁意。

注释:

  • 准拟:准备,打算。
  • 共卮:一同饮酒。卮,古代的一种酒器。
  • 轮到:轮到自己经历。
  • 没处辞:无法逃避,无法推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感受到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体验和无法逃避的相思之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次离别之后所作,通过折花、恨花、相思等意象,抒发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逃避的相思之苦。

诗歌鉴赏:

这首《长相思·折花枝》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切的相思之情。诗中,“折花枝,恨花枝”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花枝的爱怜,又隐含了对离人的怨恨。“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则进一步以花开人去的对比,加深了离别的痛苦。后两句“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则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无法逃避的相思之苦,眉间的一丝愁意更是点睛之笔,将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相思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折花枝,恨花枝:诗人折下花枝,却又对花枝产生怨恨,因为花枝勾起了对离人的思念。
  2. 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原打算花开时与离人共饮,但花开时离人却已离去。
  3. 怕相思,已相思:害怕相思之苦,但相思之情已深植心中。
  4. 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相思之苦无法逃避,眉间露出一丝愁意。

修辞手法:

  • 对比:花开人去的对比,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 心理描写:通过“怕相思,已相思”等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相思之苦,通过折花、恨花、相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逃避的相思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枝:象征美好与离别。
  • 花开:象征美好的时光。
  • 人去:象征离别和孤独。
  • 眉间露一丝:象征内心的愁苦和无法掩饰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准拟花开人共卮”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与离人共饮 B. 独自赏花 C. 忘记离人 D. 送别离人 答案:A

  2. 诗中“怕相思,已相思”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A. 害怕相思 B. 已经陷入相思 C. 逃避相思 D. 忘记相思 答案:B

  3. 诗中“眉间露一丝”一句,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平静 D. 惊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俞彦的《长相思·折花枝》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李清照的词更加婉约含蓄,而俞彦的诗则更加直抒胸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明诗》
  • 《明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春恨 寄人 念奴娇 戏与侍儿和李易庵春情韵 念奴娇 念奴娇 坏塔次樵风韵 念奴娇·重阳后三日作寄梧 念奴娇 夜登重庆枇杷山 念奴娇(和尹司门与蔡侯咏雪) 念奴娇(次韵范正之柳絮) 念奴娇 念奴娇 期红儿不至,又柬司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张风势 私字儿的字 包含史的成语 怀囊 表尺 鹿字旁的字 唇焦舌干 文字旁的字 陈辞滥调 走之旁的字 饔飧不济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江淮河汉 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宦者 形貌昳丽 而字旁的字 绠短绝泉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