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43
苏明允木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空山枯楠大蔽牛,
霹雳液落鱼凫洲。
鱼凫水射千秋蠹,
肌烂随沙荡漾流。
唯存坚骨蛟龙锼,
形如三山中雄酋。
左右两峰相挟翊,
奠奉君长无慢尤。
苏夫子见之惊且异,
买於溪叟凭貂裘。
因嗟大不为梁栋,
又叹残不为薪槱。
雨侵藓涩得石瘦,
宜与夫子归隐丘。
空旷的山中,干枯的楠木遮蔽了牛群,
雷霆般的雨水落在了鱼凫洲上。
鱼凫的水射出千年的虫蛀,
肉体腐烂随沙荡漾流动。
唯有坚硬的骨骼如蛟龙般锉磨,
形状如同三山中的雄伟领袖。
左右两座山峰相携而立,
为君长安稳固,无需担忧怠慢。
苏夫子见之惊讶且奇异,
向溪边的老者购买,披上貂裘。
因而叹息这大材不应作梁栋,
又感叹残存的木材不应作柴薪。
雨水侵袭苔藓,使石头变得瘦弱,
不如与夫子隐居于山丘。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个性洒脱,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透出对社会繁华的淡漠。
《苏明允木山》以空旷的山林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描绘了干枯的楠木和雷霆般的雨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壮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千秋蠹”与“肌烂随沙”的意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蛟龙”与“三山中雄酋”则象征着力量与尊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伟力的钦佩,同时也反映出人对于自然的渺小。最后,诗人通过对苏夫子的描写,展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与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社会繁华的淡漠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空山枯楠”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茂的树林
B. 荒凉的山林
C. 繁华的城市
D. 宁静的湖泊
“苏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东坡
B. 苏秦
C. 苏洵
D. 苏辙
诗中提到的“雨侵藓涩得石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