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00
易水行
寒风夕吹易水波,
渐离击筑荆卿歌。
白衣洒泪当祖路,
日落登车去不顾。
秦王殿上开地图,
舞阳色沮那敢呼。
手持匕首摘铜柱,
事已不成空骂倨。
噫嗟嗟燕丹,
寡谋当灭身。
光也自刎何足云,
惜哉枉杀樊将军。
寒风傍晚吹拂着易水的波涛,
渐渐远去的我,击奏着荆卿的悲歌。
我身披白衣,泪洒在回家的路上,
日落时分,登上车马,心中无所顾忌。
秦王的殿上展开地图,
舞阳的颜色沮丧,谁敢再呼喊?
手握匕首,摘取铜柱,
事情已成泡影,只能空自骂怨。
唉,燕丹,你的谋划太少,最终自取灭亡。
光自刎于此,何足挂齿,
可惜呀,白白杀了樊将军。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明斋,作品多涉及历史和英雄主题,风格典雅而具有悲壮感。其诗常常反映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易水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权力斗争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对英雄豪杰的褒扬与对悲剧命运的深刻感慨。
《易水行》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雄浑的气势吸引了众多读者。全诗开篇即以“寒风夕吹易水波”设置了一个悲凉的场景,易水的波涛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人通过“渐离击筑荆卿歌”传达出对荆轲壮志未酬的唏嘘,情感深邃而真挚。白衣泪洒、日落登车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苦楚与决绝之情。
在接下来的描绘中,秦王殿上开地图的场景则传达出权谋斗争的冷酷与无情,舞阳色沮的比喻彰显了阴云密布的政治局势。诗人在“手持匕首摘铜柱”中,表现了刺客的无奈与绝望,最终以“事已不成空骂倨”结尾,使得整首诗在悲壮中又透出一丝无奈与愤懑。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初始的离别转向对历史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碰撞。诗中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历史英雄的深切惋惜,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易水行》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何景明
C. 白居易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荆卿歌”是谁的故事?
A. 荆轲
B. 樊哙
C. 秦王
D. 燕丹
“白衣洒泪”代表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别与悲伤
C. 胜利
D. 忍耐
对比何景明的《易水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展现了对英雄的追忆与对壮志未酬的感慨,但《易水行》更侧重于历史、离别的悲壮,而《将进酒》则在豪放中表达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