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29
南轩
作者:陆游 〔宋代〕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
南轩修竹下,枕簟终日眠。
时将半残梦,听此欲断蝉。
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迁。
功名堕渺莽,衰疾方沈绵。
新月独多情,窥窗澹娟娟。
今年的秋天来得早,七月就已经显得萧条。
在南轩修竹的阴下,我整日躺在竹席上睡觉。
梦境正半残,我听见蝉鸣声欲断。
推开枕头长叹一声,四季的更替已然悄然无声。
功名事业已经抛弃在遥远的地方,衰老与疾病正在慢慢缠绕着我。
独自映在窗前的新月,似乎特别多情,静静地窥视着我的沉思。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作品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南轩》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身体衰弱、国家动荡,情感深沉而复杂。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业无成的无奈与伤感。
《南轩》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理想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今年秋早凉”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凉意,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七月的“萧然”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进而引发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在“南轩修竹下,枕簟终日眠”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竹子象征着高洁与隐逸,而“终日眠”则显示出他的无所事事与无奈。随着“时将半残梦”的出现,梦境与现实交织,蝉鸣声如同催促,令诗人感受到生命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推枕起太息”,诗人感慨四季更替,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紧接着对“功名”的思考,表明他对功名利禄的失望与远离,直面衰老与疾病的苦痛。结尾处“新月独多情,窥窗澹娟娟”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的柔和与孤独相映成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功名的失望、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南轩”指的是哪里?
A. 南方的山川
B. 南方的竹林
C. 诗人的家
D. 一处隐居之地
诗人对“功名”持怎样的态度?
A. 渴望
B. 失望
C. 不在意
D. 贪婪
陆游的《南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