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读书

《秋夜读书》

时间: 2025-05-03 22:06:54

诗句

古人竟何之?

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54

原文展示:

秋夜读书
李瑞徵 〔清代〕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白话文翻译:

古人究竟去了哪里?此时我仰望着秦朝的明月。
落日余晖洒在青色的书简上,仿佛我的冠履也在轻轻飘动。
面对这宁静的夜晚,我与世隔绝,秋风中传来天籁之音。
我倚枕而坐,潜心研读,寒意透骨。
鬼神虽能损害名声,泄露秘密也会受到天的惩罚。
蒲柳怕先秋风来临,燕石则守护着金色的宫阙。
何必为了这些琐事而忙碌,华丽的簪子又能宠爱短发到何种地步呢?

注释:

  • 古人:指古代的圣贤或杰出人物。
  • 秦时月:指秦朝时期的明月,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青简:古代书籍,通常用青色的竹简或纸张。
  • 澹对:形容面对宁静的环境,内心平静。
  • 天籁:自然发出的声音,通常指美妙的声音。
  • 鬼神:古代信仰中,能影响人间事务的超自然存在。
  • 蒲柳:比喻柔弱的事物,象征容易受伤的状态。
  • 燕石:燕子与石头,象征护卫和守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瑞徵,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词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正值读书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夜读书》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深邃的哲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诗的开篇以“古人竟何之”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溯和思考。随后,通过“秦时月”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悠久与沧桑,体现出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与敬仰。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尤其是“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描绘了秋夕时分,书卷与自身融为一体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秋风中的“天籁”声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心灵共鸣。

最后,诗人以“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收尾,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似乎在质疑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生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之间达成了美妙的平衡,展现了李瑞徵深邃的思考和高雅的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诗人首先抒发对古代人杰的思念,借明月引入古代的华美与辉煌,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2.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描绘夕阳余晖照在书简上的情景,生动表现出诗人在研读时的专注与意境。

  3.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诗人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妙,显得心灵愈加宁静。

  4.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通过倚枕读书,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秋夜的寒意与孤独。

  5.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反思名声的脆弱与世俗的压力,警示世人要谨言慎行。

  6.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用蒲柳和燕石比喻脆弱与坚固,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执着。

  7.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最后以反思结束,抒发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强调内心的追求与价值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冠履若飘忽”,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蒲柳畏先零”,形象地比喻脆弱的生命状态。
  • 拟人:如“秋风天籁发”,使自然有了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古今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是对繁忙世俗生活的一种质疑与反思。

意象分析:

  • 古人:象征智慧与传统,代表人类的历史。
  • 秦时月:历史的象征,代表光辉与荣光。
  • 青简:书籍的象征,代表知识与求知。
  • 秋风: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环境。
  • 华簪:象征世俗的名利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夜读书》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李瑞徵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秦时月”象征什么?

    • A. 现代生活
    • B. 古代的辉煌
    • C. 秋天的景色
  3. 诗中“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思考。
  • 《秋夕》:杜甫的作品,通过秋天的景色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李瑞徵的《秋夜读书》,两首诗都涉及到月亮与孤独的主题,但李白更强调饮酒的快意与洒脱,而李瑞徵则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朱自华《古诗词鉴赏》
  • 《清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 其一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五 竹枝词(九首) 竹枝词 其四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竹枝词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管自 包含绕的成语 糸字旁的字 分形连气 包含管的词语有哪些 深美 顾头不顾尾 菨蒌 艸字旁的字 涅而不渝 鹵字旁的字 幸诡 头破血淋 怫然不悦 冰洁玉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