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0:35
《钱塘门》
作者:田艺蘅 〔明代〕
雒阳曾闻北邙道,
浙江今见钱塘门。
朝朝五鼓灵狖发,
苦雨悲风愁断魂。
西湖山中白杨树,
今人古人几丘土。
撅人白骨筑新坟,
何遽今人不成古。
世人有死亦有生,
依然冠盖满杭城。
妖童艳妾不可保,
何况槐第连蒿茔。
湖上笙歌引纨穀,
一半欢娱一半哭。
狐狸衔出夜台衣,
乌鸦乱攫春盘肉。
丈夫处世求乐多,
有身耐埋金叵罗。
雷霆不使人醉耳,
忍听城门薤露歌。
曾经在雒阳听说过北邙道,今天在浙江看见了钱塘门。每天五鼓时分,灵狖的叫声划破寂静,苦雨和悲风让我愁断了魂。西湖山间的白杨树,今人和古人都埋在这几丘土里。挖掘人白骨筑起新坟,难道今人不成古人?世间有死也有生,杭城依旧车水马龙。风流少年和美妾难以保全,何况那槐树下的荒冢。湖上笙歌声声引导着纨绔子弟,一半欢娱一半哭泣。狐狸衔出夜台的衣服,乌鸦乱飞抢夺春盘的肉。男人在世上追求乐趣,身体却能忍受埋藏金叵罗。雷霆声不使人醉耳,忍耐着听城门传来的薤露歌。
田艺蘅(约1535-约1600),明代诗人,字梦溪,号白云生,浙江人。擅长诗文,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钱塘门》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古今景象,反映人们对生与死、欢与愁的深刻思考。
《钱塘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生与死、欢与愁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描绘了钱塘门前的景象,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索。诗中提到的“灵狖发”和“苦雨悲风”,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令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撅人白骨筑新坟”则直白地揭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促使读者思考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市井生活的繁华与欢乐,然而“妖童艳妾不可保,何况槐第连蒿茔”则暗示着即使生活再繁华,最终也难逃生死的宿命。湖上的“笙歌”一半欢娱一半悲,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既有欢乐也有哀伤。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对生命、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和哲理性。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历史的沉淀,反映了人们在繁华与哀愁之间的挣扎,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田艺蘅的《钱塘门》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灵狖”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撅人白骨筑新坟”所表达的情感是?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及时行乐的思想,但更偏向豪放与乐观。
杜甫《登高》:在对比中更强调人生的悲苦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