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礼载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从礼载酒要余及明叔游合普六首》

时间: 2025-04-26 23:33:31

诗句

尘埃老矣未收身,每对山林强自亲。

诗纵满囊惭李贺,笔虽成冢愧藏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3:31

原文展示: 尘埃老矣未收身,每对山林强自亲。诗纵满囊惭李贺,笔虽成冢愧藏真。

白话文翻译: 我这尘埃般的老身还未收束,每每面对山林勉强亲近。即便诗作满囊,也惭愧不如李贺;笔虽堆积成冢,却愧对藏真。

注释:

  1. 尘埃老矣未收身:比喻自己年老体衰,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生活尚未安定。
  2. 每对山林强自亲:常常面对自然山林,勉强自己去亲近和欣赏。
  3. 诗纵满囊惭李贺:即使诗作很多,也自愧不如唐代诗人李贺。
  4. 笔虽成冢愧藏真:笔下的作品虽多,但自愧不如藏真(可能指某位书法家或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山林的向往和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晚年的心境,他虽然年老,但仍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持有谦虚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山林和自身的文学成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文学水平的自谦。首句“尘埃老矣未收身”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形象,而“每对山林强自亲”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后两句通过与李贺和藏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和自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首句通过“尘埃老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而“未收身”则暗示了他生活尚未安定。
  2. 第二句“每对山林强自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尽管年老,但仍努力去亲近自然。
  3. 第三句“诗纵满囊惭李贺”通过与李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
  4. 第四句“笔虽成冢愧藏真”则通过与藏真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水平的自省。

修辞手法:

  1. 比喻:首句“尘埃老矣”用尘埃比喻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
  2. 对比:后两句通过与李贺和藏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和自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文学水平的自谦。通过对比自然山林和自身的文学成就,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省和自谦。

意象分析:

  1. 尘埃:比喻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
  2. 山林:象征自然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
  3. 诗囊:象征诗人的文学成就,通过与李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
  4. 笔冢:象征诗人的文学创作,通过与藏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水平的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埃老矣未收身”中的“尘埃”比喻什么? A. 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 B. 诗人的文学成就 C. 诗人的生活环境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2. 诗中“诗纵满囊惭李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谦 C. 自满 D. 自责 答案:B

  3. 诗中“笔虽成冢愧藏真”中的“藏真”可能指什么? A. 某位书法家 B. 某位诗人 C. 某位画家 D. 某位学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
  2.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王维对自然山林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赵蕃的这首诗与李贺的诗作相比,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谦,但李贺的诗作更加奇幻和富有想象力,而赵蕃的诗作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2. 《李贺诗集》:收录了李贺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贺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灯夕独酌二绝 谨和老人官山看高子厚修墓 次叔厚韵 田家建除体 灭翁为日者求诗 送阮深甫尉桂东两首 敬次老人即事 夏初临 次及甫入峡杂咏·峡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迈龙钟 庙算神谟 見字旁的字 随俗浮沉 弋字旁的字 颓天 独出己见 牛字旁的字 包含歇的词语有哪些 方立 包含厚的词语有哪些 片楮 病字头的字 天车 袗衣 匹夫小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