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57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
烟雾缭绕的柳树葱绿,锁住了玉栏杆,楼头的美景,熟悉得如同斑驳的画面。
如果不是为了饮酒而垂下眼帘,怎能开窗面对北山呢?
在喧嚣的尘世中,自然知道隐者的生活,然而声名却无奈在世间沉浮。
我心中仍有安民的良策,且把丹壶留给驻颜之用。
史浩,字子端,号香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隐居。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借景抒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隐居生活之中,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人在繁华的尘世中,意识到名利的虚无,向往一种安宁的生活。
该诗以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烟柳环绕、楼头美景的静谧画面,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首联“烟柳葱葱锁玉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优美,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楼头伟观熟窥斑”则进一步深化了意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敏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与选择。“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强调了饮酒与开窗的选择,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后两联则转向对尘世的思考,诗人感叹“尘市故知容隐者”,在喧嚣的城市中,隐者的生活虽然被知晓,但在名声与社会的压力下,仍然无法逃脱落入尘世的命运。最后一句“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尽管身处尘世,内心依然怀有安定民心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意境幽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名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北山”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隐逸的生活
C. 空旷的草原
D. 乡村的田园
“胸中剩有安民术”中的“安民术”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饮酒之法
B. 使民众安定的办法
C. 诗人的隐逸之法
D. 追求长生的秘诀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如何?
A. 渴望名利
B. 对名声感到无奈
C. 享受繁华
D. 忽视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