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2
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
作者:史浩 〔宋代〕
红尘汩汩解穷年,
试说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
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
长有春风在日边。
安得扁舟去招隐,
云窗相对听鸣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西湖的思念和向往。红尘滚滚,如同流逝的岁月,试着说说西湖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高楼层层,倒映在湖水中,飞鸟在寒烟中翩翩而过。并不需要梅花的香气来催生诗兴,春风常在日边轻拂。希望能乘一只小船去隐居,面对云窗,聆听泉水的鸣唱。
作者介绍:史浩,字云峰,号青阳,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风清新,富有情感。经历了北宋的动荡与南宋的建立,受其社会环境影响,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史浩重游西湖之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人以西湖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开篇以“红尘汩汩解穷年”引入,表现出对世俗繁华的感慨,随即以“试说西湖思豁然”转入对西湖的沉醉,展现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诗中“上下层楼涵倒影”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层楼的倒影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动,“联翩飞鸟没寒烟”更添一层生动的气息,仿佛在描绘一幅恬静的生活图景。接着,诗人以“未须梅萼催诗兴”表明自己对诗意的自我觉醒,强调诗兴并不需要外界的刺激,而是源于内心的感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安得扁舟去招隐”,渴望在湖面上小舟轻摇,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与自然对话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尘汩汩”是指什么?
诗人希望乘坐什么样的船?
诗中“长有春风在日边”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的深入分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美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