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2:26
去腊寻幽良独难,杖藜何处见斓斑。江村篱落雪晴路,水月池台春近山。纸帐朦胧来醉里,人家依约在林间。西湖处士君今是,月晓多应独自攀。
在腊月之后寻找幽静之地,真是艰难,手杖拄着,不知何处能见到斑斓的风景。江边村庄的篱笆和晴雪铺成的小路,水面上月光映照着池台,春天渐渐逼近山间。纸帐内朦胧的醉意袭来,人家依稀在林间显现。西湖的高士,如今你是否常在月明的清晨独自攀登?
作者介绍:史浩,字君平,号秋水,宋代诗人,生于嘉祐年间,卒年不详。他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是史浩应友人刘国正之邀,二人相约在西湖一带游玩,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的静谧与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去腊”和“杖藜”的对比,表达了寻找幽静之地的艰难,既有现实感,又带有哲思。转折到江村的描写,诗人用“雪晴路”与“水月池台”构建出了一幅和谐静谧的自然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心灵的归处。诗的后半部分,纸帐中的醉意与林间的隐约人家形成呼应,描绘了人们在自然中游历的闲适与恬淡,仿佛透出一种隐士的洒脱与自在。最后,诗人提到西湖处士,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去腊”指的是哪个时段?
诗中“纸帐朦胧”描绘的是什么状态?
西湖处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