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37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 其二
作者: 史浩 〔宋代〕
造化工夫正不难,幻成梅柳已班班。
清吟且可对冰柱,烂醉未应颓玉山。
鹤冷风亭来砌下,雁迷烟渚驻云间。
不移跬步居银阙,仙驭何劳著手攀。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大自然的造化并不困难,已经幻化出梅花和柳树。诗人悠然自得地吟唱,可以对着冰柱吟唱,陶醉于酒中,似乎不需要去攀登那颓废的玉山。白鹤在冷风中飞来,停在亭子旁,雁群在烟雾弥漫的水边驻足。诗人不必迁移脚步,就能居住在银色的宫阙中,仙人驾驭的马车又何必费力去攀登呢?
史浩,字君复,号清远,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官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是对周祭酒(即周德清)的和诗,创作于一个雪天的馆中,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惬意,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及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诗的开头“造化工夫正不难”,表明了自然界的美丽是轻易成就的,随处可见的梅柳,映衬出冬日的生机。接下来的“清吟且可对冰柱”,则是诗人自得其乐的表现,他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吟唱,显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而“烂醉未应颓玉山”则反映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醉酒的状态使得他不再渴望攀登高山,仿佛在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后面的描写中,“鹤冷风亭来砌下,雁迷烟渚驻云间”,生动地描绘了寒冬中鸟儿的活动,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最后一句“不移跬步居银阙,仙驭何劳著手攀”,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不必迁移足迹,就能在理想的地方安居,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与对世俗的超脱。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梅柳”主要象征什么?
A. 高洁与坚韧
B. 低沉与孤独
C. 世俗与欲望
答案:A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向往。 答案:理想生活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春天的景象。
答案:错误(是冬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