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5:24
年歌之,不甚如人意,聊载于此,为长短句体之助云楼上缃桃一萼红。别来开谢几东风。武陵春尽无人处,犹有刘郎去后踪。香合小,翠帘重。今宵何事偶相逢。行云又被风吹散,见了依前是梦中。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岁月流逝,虽然心中有所遗憾,但也只能将这些情感寄托于此。诗中描绘了桃花的盛开与凋谢,令人感慨春天的短暂。即使在武陵的春天已过,无人问津,也依然留有刘郎的身影。夜晚的相遇是偶然,似乎一切都如梦境般虚幻,令人难以捉摸,最终又随着风去,无影无踪。
周紫芝,字仲明,号紫芝,出生于宋代,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周紫芝的诗作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鹧鸪天》创作于一个充满怀旧情绪的时代,诗人可能因个人生活经历或社会变迁而感到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眷恋。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了感伤与怀旧的词作,周紫芝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创造出一种唯美又略显哀伤的氛围。诗的开头通过对“年歌”的提及,引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接着,诗中描绘的“云楼上缃桃一萼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在“武陵春尽无人处”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仿佛春天已经结束,留下的只有对过去的追忆。而“犹有刘郎去后踪”则是一种对往昔恋情的缅怀与期待,虽然现实中已无踪影,但那份情感依旧存在。
最后的部分,诗人通过“行云又被风吹散”的意象,表达了对梦境般相遇的无奈与无常,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风中消散,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这首词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与排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节奏感又富于音乐性,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武陵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香合小,翠帘重”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
“行云又被风吹散”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可以将周紫芝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而后者则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显得细腻动人,但主题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