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05:33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
在重阳节的高阙上,众星环绕着高高的城墙。
寥落的太虚之庭,巍峨的无极尊显得庄严。
白虎伏在右侧,青龙承载着左边的车辕。
玄武在后踱步,长离在前飞腾。
黄灵安稳地居住,万物都归于一元。
微小的事物如稊粟般细小,浩荡的力量灸烤着整个天地。
高低各自安放自己的位置,神化的源头无穷无尽。
刘基(1311-1375),字梦得,号千秋,元代末年的杰出文学家,官至右丞相。他不仅精于诗词,还擅长散文和辞章。刘基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
《步虚词》系列是刘基在道教文化影响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宇宙、天地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感悟。
《步虚词 其三》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刘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体悟。诗的开头提到“重阳峨宝阙”,即以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庆祝。随后,作者描绘了星辰环绕的高墙,展现了宇宙的辽阔与神秘。诗中多次提到的四象(白虎、青龙、玄武、长离),不仅是天地的象征,亦暗示了自然力量的调和与对立。
诗的中段则通过“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表达了道教的核心思想:万物归一,强调了宇宙的统一性和自然法则的和谐。最后几句“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探讨了高低、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秘力量的源头。
整体来看,诗作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丰富的宇宙意象,展示了刘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宇宙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万物归一、自然和谐的理念。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和谐
C. 宇宙的神秘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四象有哪些?
A. 白虎、青龙、玄武、长离
B. 虎、龙、蛇、鸟
C. 风、火、水、土
D. 山、河、海、天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道教的和谐思想
C. 对历史的反思
D. 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