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3:36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以城环。
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一条碧水横穿小桥蜿蜒而过,两个山峰像城墙一样把它环绕。
寺庙的居所外,野外的景色与烟雾交融,春天在人的情感和事物的意义之间。
细细查看花瓣,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苔藓上刻下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门前的车马空空荡荡地来去,云彩无意中飘过,鸟儿也自顾自地返回。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华,号静轩,主要活跃于北宋时期。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感悟。
创作背景: 《侍亲劳监游雪峰》写于李曾伯侍奉父亲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雪峰的自然风光,反映出他心境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展现出美丽的山水画面,充满诗意。首联通过“水”、“桥”、“山”三者的结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勾勒出山水相依的意境。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寺庙与野外的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春天不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人们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体现。
诗中“点检花稍”“摩娑苔刻”,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柔与细腻。
最后两句“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则以一种宁静的态度反映出生活的平淡与自然的无常。车马的往来似乎是多余的,云和鸟则代表了自由和无拘束的生命状态,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入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作弯”形容的是:
A. 山的形状
B. 水的清澈
C. 花的颜色
D. 云的形态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
A. 对战争的感慨
B. 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C. 官场的黑暗
D. 生活的苦难
“云自无心鸟自还”中的“无心”指的是:
A. 云的随意与自然
B. 鸟的归巢
C. 人的情感
D. 生活的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但李曾伯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与静谧的追求。李曾伯的诗中带有人情的温暖,王维则显得更为冷静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