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时间: 2025-04-27 07:16:48

诗句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雇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卷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48

原文展示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底事元戎辍上流,
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
坐释枫宸北雇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
朱帘半卷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
公衮莱衣正黑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与贾尚书的聚会,诗人感慨元戎不再出征,扬州的地位比荆州更加重要。诗人希望能实现中原的理想,放下北方征战的忧虑。挥舞着白羽扇,坐在新搭建的帐篷里,旧的红楼已经半卷。此行是为了整顿天下,公衮的衣服是黑色的,显得庄重。

注释

  • 元戎:指将领,元戎辍上流指不再出征。
  • 棠笏:古代官员的象征,表明朝廷的权威。
  • 枫宸: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意象,含有冷清和忧愁之意。
  • 白羽:白色的羽扇,象征文人的风雅与从容。
  • 公衮:古代官服,表示身份的庄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诗词流派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时事及政治变迁,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地方割据的时代,作者通过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担忧与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聚会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开头提到元戎辍上流,表现出对军事局势的忧虑,随着历史的发展,扬州的地位逐渐上升,而荆州则显得更加沉重和复杂。诗人希望能酬中原志,暗示着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通过白羽扇与朱帘的描写,展现了隐逸文人的生活情态与风雅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对于旧时代的留恋。在最后一句中,整顿乾坤的理想显得尤为强烈,公衮莱衣的细节更是突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底事元戎辍上流:质疑为何将领不再出征,暗含对国家的忧虑。
    • 扬州势更重荆州:扬州的地位上升,荆州的困境加重,反映出地方权力斗争。
    • 要酬棠笏中原志:希望实现对中原的理想,表明诗人的报国情怀。
    • 坐释枫宸北雇忧:放下北方的忧虑,表示对和平的渴望。
    • 白羽一挥新玉帐:挥动白羽扇,表示悠然自得的生活。
    • 朱帘半卷旧红楼:旧居的半卷,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流逝。
    • 此行整顿乾坤了:此行的目的在于整顿天下,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公衮莱衣正黑头:正式的装束,显示出诗人对身份的认同与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白羽与朱帘分别象征着文人的气质与历史的沧桑。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白羽:象征文人的风雅与从容,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朱帘:代表着旧时光的记忆,承载着历史的沉淀。
  • 公衮莱衣:象征身份的庄重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戎”指的是: A. 文人
    B. 将领
    C. 诗人

  2. “扬州势更重荆州”说明了什么? A. 两地的地位相同
    B. 扬州逐渐超越了荆州
    C. 荆州更为重要

  3. 诗中“白羽一挥”象征: A. 战斗的号角
    B. 文人的闲适
    C. 忧国忧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曾伯的作品均关注国家命运,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直接的政治批判,而李曾伯则通过聚会的隐喻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李曾伯传记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峡中杂诗 其一 嘉定 入峡 送玉庭上人住持南华 赠辅斋先生掌教无锡 春阴词 留别归云草堂 积雪初尽晚晴忽开怅然成咏 秋江篇寄吴中诸故人 醉后放舟焦山乘月而归因赋长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出言外 宜喜宜嗔 嘴啃泥 公报私雠 胸雪 包含溉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包含油的词语有哪些 泛应曲当 绞丝旁的字 眩师 抵命 离乱 金字旁的字 勤兵黩武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