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2:47
满林松竹翠交加,路过衡阳得几家。
门傍粉墙人寂寂,一陂春水数株花。
满林的松树和竹子交错生长,经过衡阳只见几户人家。
门旁的粉墙下人迹稀少,只有一片春水映衬着几株花朵。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曾伯,字子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以诗歌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游历期间。诗中描绘的衡阳风光,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衡阳道间》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衡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满林松竹翠交加”,以生动的景象展现出衡阳地区的自然景观,松竹的交错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生机。接着“路过衡阳得几家”的描写,突显出人烟稀少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寂。此时,诗人通过“门傍粉墙人寂寂”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寂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句“一陂春水数株花”,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与希望,春水和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继续与希望的萌发。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人烟稀少的思考,蕴含了对生命与孤独的哲学思考。
诗中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