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54
劫后归来,衣衫落拓,羞将瘦影相赠。别来才几月,已沧海更番清浅。牢愁难遣。又落尽槐黄,南风轻暖。看雏燕,啄残花蕊,坠红成片。蹭蹬。虚掷韶华,祇秃毫残楮,尽催年箭。旧时歌舞地,已全易桃花人面。无边幽恨。抚琴剑苍凉,羁怀如茧。应难免,沈腰今日,带围宽缓。
经历劫难归来,衣衫褴褛,羞于将这瘦弱的身影相赠。别离不过几个月,已经像沧海桑田般变化。忧愁难以解去,又落尽了槐花,南风轻柔。看那雏燕,啄食残留的花蕊,红花纷纷坠落。虚度年华,笔墨已枯,只剩下残缺的纸张,催促着年岁流逝。曾经热闹的歌舞之地,如今已变得陌生,桃花人面再无踪影。无尽的幽怨,抚琴时感到苍凉,心中羁绊如茧。难免今日的沉重,腰身沉重,衣带宽松。
作者介绍:胡先骕(1872-1933),字子华,号秋山,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之后,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与伤感,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个人情感的落寞。
《翠楼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劫难之后归来,衣衫褴褛,身影消瘦,直接传达出经历苦难后的无奈与悲凉。诗中以“劫后归来”开篇,设定了一个充满绝望与失落的基调,紧接着对比昔日的光辉与现状的惨淡,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感。诗人通过“沧海更番清浅”的描写,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几个月的别离,仿佛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虚掷韶华,祇秃毫残楮”,用笔墨枯竭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创作灵感的枯竭,诗人感到自己在无尽的忧愁中,已无法再创作出美好的诗篇。结尾的“沈腰今日,带围宽缓”,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变迁、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词测试:
诗中的“劫后”指的是什么?
“虚掷韶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