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时间: 2025-05-10 07:54:54

诗句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54

原文展示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作者:苏轼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作者提到一位朋友因被迫离开而感到惋惜,虽然外在的环境变化,他的内心却依然能够找到安宁与宽慰。诗中借用“楚囚”的意象,表现了对朋友处境的同情。尽管分离未满一年,但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特别是对理想与道理的领悟,似乎让他更加从容。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未来和心灵自由的追求,强调了心灵的归属与安宁,并提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注释

  • 逐客:被驱逐的客人。
  • 哀楚囚:指对被囚禁的楚国人的悲哀,表明对遭遇不幸者的同情。
  • 奔驰:迅速奔跑,形容路途遥远。
  • 脱尽骄气:形容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放下了骄傲和浮躁。
  • 孙休:指的是东吴的孙休,以其宽厚待人而著称。
  • 善知识:指具有深厚学识和智慧的人。
  • 冥顽:形容愚昧顽固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皆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其一生经历坎坷,因政治原因屡次被贬,然而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在离开南都(即南京)后对友人的怀念和内心的沉思。诗中通过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与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式的表达手法,展现了苏轼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与思想交流。诗开头以“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引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交情,以及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与惋惜。诗人用“奔驰二百里”来形容自己特意赶来探望友人,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逐渐从个人情感转向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落尽骄气浮”一语,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正如他所说,“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不再执着于名利和归属。

整首诗兼具情感与哲理,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诗中所流露出的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即使是被驱逐的朋友,也能对受困的楚国囚犯感到悲伤,表现出诗人的同情心。
  2.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诗人特意赶来,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体现了友情的力量。
  3.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相遇时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收获,心灵的交流是清晰而真诚的。
  4.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分开才不到一年,自己已经放下了许多的骄傲与浮躁。
  5.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感叹自己晚年才明白道理,态度如同孙休般温和。
  6.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虽然明白了道理,但内心的牵挂仍难以释怀。
  7.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领悟到有智慧的人如同良药,能够治愈心灵的创伤。
  8.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将忧虑放入磨砺之地,经过时间的打磨,最终能够释怀。
  9.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即使是顽固的思想,也会在时间的雕刻下逐渐改变。
  10.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生活中的种种心结,应该逐一放下。
  11.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自己无所归属,愿意永远与友人相伴。
  12.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这次告别并不算什么,人生如大江东去,变化无常。
  13.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对未知的恐惧让人难以安眠,但内心已经平静,没有更多的追求。
  14.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宁愿成为安定的百姓,也不必执着于旧日的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经历比作奔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人生哲理展开,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诗人以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活的变化,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理智,并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夫子:象征着智慧与友谊,代表着诗人对朋友的敬重。
  • 楚囚:代表遭遇不幸的人,体现出诗人的同情心。
  • 大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齐安民:象征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囚”是指什么? A. 受困的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自己

  2. “便为齐安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3. 诗中“冥顽虽难化”是指什么? A. 人的固执与愚昧
    B. 朋友的离去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 《乐游原》:王维的作品,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苏轼更显理性与豁达,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情与个性。
  • 《将进酒》 vs.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深思。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诉衷情·送春 西兴驿 其二 西兴驿 其一 早出涌金门至崇文书院 林处士墓 采莲曲 横江词 赠李解元鹗君 涿鹿道中望西山 凤凰山吊宋故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擢荐进 浮开头的成语 渴结尾的成语 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飞字旁的字 机辩 包含呷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刑期无刑 鼻塌脣青 皿字底的字 自矜其勇 希觏 氏字旁的字 捶胸跺脚 赐乐 九世之仇 有色有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