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时间: 2025-04-27 00:32:35

诗句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

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

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

当时汪罔氏,投足不尽拇。

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

双溪汇九折,万马腾一鼓。

奔雷溅玉雪,潭洞开水府。

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此山吾欲老,慎勿厌求取。

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

当连青竹竿,下灌黄精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35

原文展示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
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
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
当时汪罔氏,投足不尽拇。
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
双溪汇九折,万马腾一鼓。
奔雷溅玉雪,潭洞开水府。
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此山吾欲老,慎勿厌求取。
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
当连青竹竿,下灌黄精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水山上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山水的热爱。诗人问道:“谁在守护蓬莱仙境?午夜时分却失去了方向。”浮山仿佛像大鹏鸟一样蹲伏,忽然展开翅膀,直冲云霄。山根和树木纠缠在一起,悬崖和山峰争相向外吐纳。大自然的神工巧匠,像是用炉火锻造出来的一样,融化的液体在这里相互缠绕和修补。至今山间的缝隙中,流出千斛的乳白色液体。每当需要合时,天工的匠人挥动着月亮的斧头,像是在酿造美酒。山的骨骼醉了,浑然与大地相交。山峰依然在开合,山涧仍在欢快地舞动。海风轻轻吹拂,仿佛古代的佛祖在这里施展神通。当年汪罔氏的足迹,至今仍不尽其数。虽然看不到青莲,却有千古的花雨飘落。双溪交汇,曲折如九折,万马奔腾般急促。雷声轰鸣,像溅落的玉雪,潭洞如同水的府邸。水中潜藏着饥饿的蛟龙,摇尾取水的猛虎。我来这里正是醉后,洗足戏水,逗弄一下。回风卷起飞来的冰雹,掠过我脸庞如同强弩。山灵不会因剧烈的风浪而厌恶,微薄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我愿意在此山老去,但请不要对我有所求取。溪流变成春酒,邀我共饮。就像青竹竿可以连根下去,灌溉黄精的园圃。

注释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 浮山:指的是白水山,形状像大鹏。
  • 神工自炉鞲:形容大自然的巧妙和神奇,像是在锻造的工艺品。
  • 余隙罅:指山中的缝隙,流出的液体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 汪罔氏:历史人物,代表过去的人。
  • 青莲:指理想与美好,象征着高洁的境界。
  • 双溪:指山中流淌的溪流,蜿蜒曲折。
  • 潜鳞:指水中的鱼类,象征生命的隐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广泛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个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白水山游历时,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哲理。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他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白水山佛迹岩》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诗人在白水山游历时,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全诗气势磅礴,意象丰富,融合了山水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

开篇以“何人守蓬莱”引入,既表明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也隐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等句子,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雄伟和气势,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神工自炉鞲”则揭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仿佛一切都是由神秘的力量所创造。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与对生命的眷恋。尤其是“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轻松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在此山老去的想法,展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思考,使得《白水山佛迹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人守蓬莱:问谁守护这理想境地,表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夜半失左股:指在黑夜中迷失方向,象征人生的迷茫。
  • 浮山若鹏蹲:形容山的形态,仿佛大鹏鸟一样,生动形象。
  • 忽展垂天羽:山突然展开,如同展翅飞翔,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 根株互连络:树木的根系交错,象征自然界的生命力。
  • 神工自炉鞲:自然的神奇工艺,强调自然的鬼斧神工。
  • 至今余隙罅:山中的缝隙流出液体,象征自然的馈赠。
  • 方其欲合时:表达自然的变化与合适的时机。
  • 帝觞分余沥:山的精华与大地相交,象征自然的和谐。
  • 峰峦尚开阖:山峰的开合如同生命的循环。
  • 涧谷犹呼舞:山涧如同舞动的生命,形象生动。
  • 海风吹未凝:海风轻拂,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 古佛来布武:古代的佛祖在此施展神通,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当时汪罔氏:提及历史人物,表达对过去的追忆。
  • 青莲虽不见:虽然看不到理想,依然有千古的美好。
  • 双溪汇九折:溪水蜿蜒曲折,象征生命的多样性。
  • 奔雷溅玉雪:雷声如玉雪般溅落,展现自然的力量。
  • 潭洞开水府:水流的动感,象征生命的源泉。
  • 潜鳞有饥蛟:水中的生物象征生命的隐秘。
  • 掉尾取渴虎:猛虎潜伏,暗喻生命的斗争。
  • 我来方醉后:表明诗人轻松的态度,享受自然。
  • 回风卷飞雹:自然的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 山灵莫恶剧:山灵不因剧烈而厌恶,强调自然的包容。
  • 此山吾欲老:愿在此地安度晚年,表达对自然的眷恋。
  • 溪流变春酒:溪流如同春酒,表现出生活的轻松愉悦。
  • 当连青竹竿:借青竹表达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下灌黄精圃:象征对自然的呵护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山若鹏蹲”,将山比作大鹏鸟,形象生动。
  • 拟人:如“山灵莫恶剧”,赋予山灵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水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存,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象征理想的仙境。
  • 浮山:象征自然的壮丽。
  • 青莲:象征理想与高洁。
  • 双溪:象征生命的曲折与多样性。
  • 潭洞: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地
    • B. 现实的烦恼
    • C. 历史的遗迹
    • D. 个人的追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浮山若__蹲,忽展__羽”中的空格应填入的词是

  3. 判断题:诗中“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轻松态度。对或错?

答案

  1. A
  2. 鹏,垂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较为沉静和内敛,而苏轼的《白水山佛迹岩》则更为豪放,气势磅礴,体现出更为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 道中遇雨 芭蕉 苏秀道中 独青亭 挽吕{左山右客}智直阁二首 乞笔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寓广教僧寺 荣茂实侍郎饷家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沮废 火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三人成众 屈贾 重足而立 篡位 菜式 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改朝换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龜字旁的字 惟恐 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遇人不淑 干字旁的字 瓯饭瓢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