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8:08
笑歌行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笑矣乎,笑矣乎。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笑矣乎,笑矣乎。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这首诗以“笑”字为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轻视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开头不断重复的“笑矣乎”,显示出诗人的洒脱与不屑。接着提及古人如封公侯、死于道边等情景,强调了人们的命运与名利是多么不可靠。张仪和苏秦的比喻,展示了用嘴才智而非实际行动能获得成功的讽刺。诗中还提到“沧浪老人”的歌声与“离骚”的虚名,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后,诗人直言“我爱眼前酒”,表达对当下享乐的追求,认为名声无用,强调男儿应当有时运,不应拘泥于名利的束缚。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写景为主,极具个性和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面对政治的腐败与个人理想的失落,李白以洒脱的态度表达了对名利的无所谓。
《笑歌行》是李白的一首重要作品,以“笑”字贯穿始终,展现出诗人面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揭示了名利的虚无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在开头便以“笑矣乎”反复强调,显示出他对世俗名利的嘲讽与不屑。通过张仪与苏秦的例子,诗人指出,口才与智慧虽然能让人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却无法保证长久的成就。相比之下,诗人更享受的是眼前的美酒与快乐,体现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在整体结构上,诗分为几个段落,每一段都在探讨不同的主题,从古人的成就到自己的选择,再到对未来的思考,展示了李白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个性。最后的反问“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更是将个人的无奈与社会的冷漠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哲学的深度与人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名利的讽刺与对人生的思考,提倡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反对盲目追求虚名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张仪和苏秦分别代表了什么?
诗人对虚名的态度是?
“今日逢君君不识”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很大差异,李白偏向浪漫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沉重。在对待名利的态度上,李白选择享受当下,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