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33
再登垂虹亭三首
宿酲作恼未惺松,一对湖光酒病空。
身到吴中无好处,三年两度上垂虹。
我宿醉未醒,心中烦恼,眼前却只有松树和湖光映照着我的酒病空虚。来到吴中没什么好处,三年两度我又登上了垂虹亭。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属于“江西诗派”。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时,表达了他在游览垂虹亭时的心境。游览间的宿醉烦恼与美丽湖光的对比,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人生的无奈。
杨万里的《再登垂虹亭三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开头的“宿酲作恼未惺松”,便以生动的画面引出诗人的情绪,宿醉未醒的状态让人感到头重脚轻,心中烦恼不已。接着“湖光酒病空”则通过湖面的美丽光影与酒后空虚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感。
“身到吴中无好处”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吴地的失望与无奈,似乎无论到哪里,都无法逃避内心的烦恼与空虚。而“三年两度上垂虹”则在时间上强调了诗人对此地的反复游历,暗示了一种无尽的追寻与失落。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
诗词测试:
诗中“宿酲”指的是什么?
A. 清醒
B. 宿醉
C. 饮水
作者在诗中对吴中的描述是怎样的?
A. 美丽的
B. 令人失望的
C. 充满乐趣的
“三年两度上垂虹”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B. 作者的反复追寻与无果
C. 作者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