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37
马塍鸡唱曙初回,几处严关次第开。
多少卖花人已到,剩将春色入城来。
清晨,马塍上的鸡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几处严密的关卡也陆续开放。多少卖花的人已经到达,留下的春色即将进入城中。
本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春色”一词常用来象征青春、繁荣与希望,传达着春天带来的新生与活力。
汤炳龙,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生活情感。
《西湖杂咏》写于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充实。西湖作为名胜风景,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诗人通过描写早晨的景象,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西湖的动人景象与春天的生机。开篇用“马塍鸡唱曙初回”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晨曦中的鸡鸣,给人以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几处严关次第开”描绘了城镇的开放,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生机勃勃。
“多少卖花人已到”,则通过卖花人的到来,展示了春天的繁荣与生机,卖花人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色的传播。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花,更是春天的希望与活力。最后一句“剩将春色入城来”,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春天的美丽即将进入城市,意味着生机与希望将充盈整个社会。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鸡鸣、开放的关卡、卖花人的身影,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与生活的美好,透出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乐观情怀,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生活的活力与美好,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马塍鸡唱”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清晨的活力
C. 春天的结束
“多少卖花人已到”中,卖花人象征什么?
A. 农民
B. 春天的使者
C. 旅人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的思考
B.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C. 离别的伤感
比较汤炳龙的《西湖杂咏》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但汤炳龙更侧重于描绘生活的繁荣与希望,而白居易则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慨与思考。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充满生机,后者则略显伤感。